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论衡
 

2012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能否突破欧洲的“三道障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腾飞汪敏达

中国企业能否突破欧洲的“三道障碍”

欧债危机在客观上为中国企业赴欧洲特别是欧元区国家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也加强了对中国企业招商引资的力度。然而,中国企业在这些机遇面前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原因之一就是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新的障碍。

欧债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利与弊

自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席卷南欧,并从南至北延伸至希腊、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家,昔日的增长明星相继陷入困境。未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也受欧洲整体经济状况和救援危机国家的影响,经济步入低迷、评级声誉下降。可以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陷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和增速放缓之中。

对中国企业来说,欧债危机究竟是利还是弊?

首先,欧债危机似乎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各种机遇,最主要的可能就是中国企业将加大对欧洲企业的并购、合作和技术引进的力度以及金融市场的渗入强度,进一步“走出去”。

同时,欧债危机也意味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受欧债影响,欧洲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这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可能会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来自欧洲的资本流入也有可能大幅度放缓,依赖于欧洲投资的合作项目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冬天;欧盟国家一直以关税、环境、技术、劳工等壁垒阻碍中国的出口,在欧债危机这一背景下,出于保护欧洲国家本身产业和就业的需要,这一阻力可能还会增强。

机遇与风险并存,中国企业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走出去”的同时治理各种潜在的风险。

中国企业进入欧洲面临的“三道障碍”

中国企业在欧债危机背景下远赴欧洲国家将面临着各种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企业可能会遭遇严重的制度落差。中国相对不规范的证券市场、治理机制和财务规范,在成熟、严格、规范和富有历史传统的欧洲市场上,可能会频繁遭遇投资者、监管部门和市场的攻击。虽然在债务危机背景下,欧洲资本市场可能会更多地向中国企业开放,但一旦危机过去,中国企业积累的风险就仍然有爆发的可能,并且损失会更大。

其次,中国企业在欧洲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在危机中,各类主体的诉求和阻力较以往可能更大,中国企业将更加会感到举步维艰。例如,欧洲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共同治理意识的地区,工会在社会上和企业中的影响力极大,它们进入监事会,参与任免和监督董事,参与制定企业战略并干预日常管理。工会对于企业的并购和日常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发言权。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欧洲的经营面临处理工会关系的难题。同时,欧洲国家复杂的法律、企业与银行关系也是专业人才和经营经验缺乏的中国企业面对的。

然后,欧洲企业的文化氛围、管理方式乃至技术规范,都构成中国企业成功融合被并购方的障碍。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兼顾欧洲企业的文化、适应欧洲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技术规范,是能否成功完成并购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在欧洲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如何做到有效的跨国管控,从而实现人财物的跨国协调,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从风险治理角度看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

我国企业在看准机遇、拓展海外之路的同时,需要对上述各种障碍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风险治理。

“治理”意味着通过责任和权力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治理机制设计者希望达到的决策目标和经营目标。事实上,欧债危机本身,就是一个治理危机。

欧洲国家在设计欧元区时,对于欧洲各国的主权债务比例就有约定控制。如果不这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就有冲动通过高负债扩张经济,给整个货币区造成风险,而风险由全体货币区国家共担。一旦危机爆发,则由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首先分担后果,滞后国家制造了不需要自己负责的负外部性。不幸的是,即使有事前约定,由于治理机制没有形成很强的约束力,部分国家实际的债务比例已经远远超出约定,这些国家的虚假繁荣和高福利终于导致积累的风险爆发,从而殃及更多的欧元区国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这“三道障碍”,中国企业要尽可能内外兼修做好应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练好内功,严于律己。根据欧盟法律和惯例,规范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和治理水平,严格控制财务违规行为,建立形式合规且实质合规的治理结构。

还要练好外功,克服文化差异。要主动适应和学习欧洲国家工会、监管者、行业协会等的运作模式,寻找法律财务专业人才,应对可能的冲突,同时尽量理解和融合欧洲的经营管理文化和社会文化,寻求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契合点,在保持被并购企业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财务、技术和人力纽带保持集团管控。

通过有效治理各种风险和突破各种障碍,将成为中国企业安全“走出去”、迎接大陆彼端美好明天的良好开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