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论衡
 

2012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债危机前景及其应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帆

欧债危机前景及其应对

2月29日,第二轮LTRO———

“欧洲版量化宽松”长期再融资操作出台,其实质是商业银行把劣质资产转移到欧洲央行抵押,以购买债务国国债。

在此前后为挽救欧洲金融危机已有许多努力。

欧债危机初步得到控制

2010年5月,欧盟设立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建立暂时性退出机制,除英国、丹麦以外,其他欧盟国家必按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四项“趋同标准”达标。6月,欧盟峰会通过10年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经济治理,强化财政纪律。规定各国财政赤字应小于GDP的3%、政府债务水平小于GDP的60%。

2011年12月,全球风险资产上升,单一主导及驱动因素就是欧洲央行的LTRO。12月20日,欧洲央行推出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各大央行纷纷推出放松的货币政策,支撑风险资产价格的稳步上行。2012年年初各国央行新一轮宽松政策:欧洲央行的LTROs、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英国央行宣布未来3个月购买500亿英镑英国公债,日本央行增加1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中国央行结束了货币紧缩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2012年2月份第二次降低,政策方向从控制通货膨胀转为促进经济增长。G20会议和IMF援助欧洲的条件是,欧洲加强防火墙建设,以保证危机不会传染到意大利和西班牙。2月22日,欧元区财长就希腊第二轮援助达成协议,欧洲债务危机初步稳定下来。

欧元自2012年1月13日1:1.26反弹,到2月24日收盘于1:1.3461,涨幅超过6%。欧元为何能在经济背景并不乐观的条件下逆势上涨?原因是空头情绪已非常严重,市场预期足够悲观,空方持仓量难以增加,LTRO缓解了流动性压力。

2月底,伯南克讲话抨击通货膨胀,没有提及美联储将于7月份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的问题,黄金一天暴跌4.3%,从1780美元跌到1710美元左右。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高。但就美国经济内在矛盾而言,不量化宽松几乎没有其他办法。总体来说,欧元和美元可能出现连锁贬值,继续给人民币、黄金和石油货币以升值压力。

欧洲经济将陷入滞胀

伊朗形势剑拔弩张推升油价,预计布伦特原油将涨至130—140美元/桶,令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下降,周期性资产下跌,反周期性资产如美元将受益。

联合国1月17日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欧盟经济增长率为0.7%,2013年1.7%,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6%和3.2%。报告说,2012年对全球经济而言十分关键,全球经济可能缓慢复苏,也可能再次滑向衰退。欧盟国家面临主权债务、脆弱的银行业、国内需求疲软以及政策不力等问题,处于经济下行边缘。欧盟委员会表示,欧元区可能陷入零增长。德国、英国增长0.6%,法国增长0.4%,意大利下降1.3%,希腊和葡萄牙下降4.4%和3.3%。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2.1%,高于预期的1.7%,滞胀难以避免。欧洲经济主要亮点是德国,IFO商业气候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显现了长期不搞通货膨胀,控制财政赤字和虚拟经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优点。这对横行多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泡沫经济理论是有力的驳斥。

欧洲的滞胀,最为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基本失衡,就是发达国家高消费、高负债、高赤字、高逆差,实体经济的外移与经济低增长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高储蓄、高投资、高顺差、高增长、高污染、低消费。要纠正这样的失衡,需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扩大内部需求,发达国家降低消费水平,这都意味着国内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谈何容易。以高杠杆率恶性膨胀起来的虚拟经济一旦崩盘,也不是几次救市可以解决的,欧洲金融崩溃还没有见底,那些负债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有可能继续发生债务危机,一直连累英镑。要知道,英国的负债已达到GDP的900%!不断注入货币可以稳定金融,但会形成经济滞胀,因此不能轻言“后危机时代”。

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

2012年的欧洲,还面临政治不稳定等深层次危机。

西方民主,对内保障人权有成果,但形成利益集团政治,特别是欧洲的议会制,首相没有美国总统那样大的权力,一旦遇到危机,由于国内利益刚性,只能向国外转嫁。

相对于欧洲,美国转移危机的能力更强,依靠货币霸权可向欧洲和世界转移通货膨胀消除债务。美国还有国家资产可卖,而欧洲早已经历过了私有化。美国有广阔的领土可以移民,欧洲不能,于是就强化贸易保护、单方面强制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等。

G20财长告诉欧洲,要想获得外界更多帮助,必须自己先拿出更多资金来应对债务危机,这就使德国面临更大压力。欧洲的统一,欧元的诞生,根本上是德国与法国合作的产物,其中德国的主导作用更加关键。目前社会是大众消费和民主时代,不会有俾斯麦、丘吉尔、戴高乐等。德国选民在想什么?他们愿不愿意为欧洲统一付出代价?欧洲选民在想什么?他们是在做统一梦,还是愿意“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这不会以欧洲政治家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以中国人的期望为转移。期望欧洲联合起来对抗美国,自己渔翁得利,大可不必。中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与美国的关系,依靠欧洲复苏与联合,未必有多大希望,看今年大选再说吧。

欧洲可参考中国经验

欧洲未必只有继续统一财政、法律和政府一个前途,因为它缺乏进一步统一的条件。要各国交出财政主权政府不愿意,紧缩经济民众不愿意。实行经济贸易一体化已很充分,劳动力自由流动比较困难,自由移民更不现实。欧洲南北差距很大,文化传统很独立,没有实现民族真正融合,在现代民主自由的价值观统率下也无法实现。亨廷顿20年前《文明的冲突》早已指出,民族文化不会随着现代化而消失,反而会更加多样化甚至引起冲突。只不过我们迷信西方,似乎只有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才会走向分裂和乱局,西方国家的联合和强大就是历史发展规律。欧洲民主制度与美国不同,始终停留在狭小民族国家范围内,有金融危机未必就一定交出主权。这和中国2000多年以来依靠暴力和文化两种手段,反复进行民族大融合,不可同日而语。中国2000年前就统一了语言文字和经济标准,即使民族真正融合了,也还有许多时期发生政治分裂。统一与分裂,始终是两种趋势并存,交叉出现。分裂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分裂,这才是历史发展规律。战后发展中国家不断分裂,为什么发达国家就一定会走向政治联合?

解放前的旧中国,名义上是统一的,地方货币却有几十种,在改革初期有人民币,港币加外汇券在经济特区同时流通。目前国家强大了,仍旧是人民币、港币、澳门币与台币并存,而且将长期并存。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天内取消港币等,但出于政治多样性的考虑我们不这样做。

两种货币流通理论比最优货币区理论更加高深且符合实际。在市场经济下如果价格被固定,如实行固定汇率,在流通数量上就一定出现变化,良币驱逐劣币,低估的纸币把高估的纸币按高估比例驱逐出流通,却是一种均衡。

实践证明,“欧元之父”的设计相当僵化和超前,反不如中国的两币流通。或许,进退维谷的欧洲会智慧一些,在保持欧元的同时容许多种货币同时流通。6年前我考察过,欧洲物价是中国的5倍,收入是中国的10倍,欧元对人民币在理论上有30%—50%的贬值空间。维持欧元高估是因为欧洲淘汰制造业,没必要为维持出口贬值货币。依靠第三产业赚钱,高估币值有好处。长期高估币值的结果,就是其他货币会进入流通。人民币暂时不可能大量流通,但美元可以,预期进入欧洲,对美元需求突然增加,这就是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连续12个跌停的原因。欧洲一些国家也可能重新发行自己的货币,与欧元同时流通。统一财政需要长期努力,而且不一定能够成功。

最后,中国要不要援助欧洲?我想援助没有太大的必要性,因为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还要以他们的优质资产做抵押。中国保持经济增长、扩大进口,是对发达国家的最大援助。至于海外投资,以国家资本为后盾,以民间资本或混合资本形式进行。主要通过购买先进技术、兼并竞争对手的方式,购买资源也可行,但兼并金融资产要注意时机。用10年时间,中国能够把欧洲、日本的传统高精尖技术拿过来,能够跟进美国的新技术成就,就是最大的成就。欧美金融危机给了中国天赐良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自己的产业升级。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