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产业转型之丝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产业转型之丝绸
 

2012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绸界企业家建言两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丝绸界企业家建言两会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平:重振中国丝绸需企业和政府共力

丝绸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推进丝绸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扶持丝绸企业科技创新、设备改造以及品牌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力来重振中国丝绸文化的历史重任。

自古以来,丝绸便是我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大部分丝绸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丝绸行业市场仍以欧美客户为主导,产品以廉价的中低档次产品为主,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丝绸品牌。

虽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但我们的高精端技术和设备却受控于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日益高企的环保要求,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对缫丝、织造、印染、后整理等各生产环节设备的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研发突破。

现行的税收政策让微利的丝绸行业苦不堪言,促使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投入充足的资金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重要环节。

为此,我们希望政府能对本行业施行特殊的税收扶持政策,鼓励行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突破以及加强对高档丝绸标志企业的扶持和保护。

通过对行业内质量好、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能代表行业水平的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和保护,重塑中国丝绸的历史形象。

我们坚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丝绸行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作为中国国粹的丝绸产业一定可以辉煌再现,闪耀国际。

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鲁:丝绸产业应施行差异化税率

改善实体经济环境,振兴丝绸产业刻不容缓。

目前,劳动力生产成本的增长速度已然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下,依靠勤劳致富的实体经济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排挤和威胁,致使产业“空心化”趋势不断蔓延。在这种大背景下,丝绸产业的人才瓶颈效应也不断凸显,人才的短缺又进一步制约和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丝绸企业在加强职工社会福利、提高职工基本工资待遇、改善劳动环境以及降低其劳动强度的硬性指标下,包袱沉重、苦不堪言,转型升级之路路漫漫兮,生存环境令人堪忧。

从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角度,我们呼吁国家减少丝绸产业税费以及降低职工社会保险费的交费比例,通过对这一产业施行差异化税率,降低丝绸产业重负。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打破电力、物流等垄断性行业造成的虚高成本,切实为实体经济解困,促进丝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希望国家和政府从社会价值观层面加强舆论引导,让大家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发展实体经济才是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基础,脱实向虚的资本扩张都是浮云,如空中楼阁不可一摧。

最后,政府还应大力提倡和弘扬丝绸产业守望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实业的精神,在政策上出台重视丝绸产业传承人才的保障措施,给坚守在丝绸产业岗位的企业家和一线技工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多种举措并举,吸引更多有志于传承和振兴这一历史产业的优秀人才加盟。

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善超:应尽快确立楚丝的文化产业地位

楚丝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丝绸的核心精髓,“楚丝”、“蜀锦”、“苏绣”、“杭绸”曾相映生辉,享誉世界,历史悠久。

进入21世纪后,“楚丝”正面临着扶持不力、行业分散、市场不畅、效益不优、楚丝文化传播日渐式微等窘困现状,振兴“楚丝”已刻不容缓。

根据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确立楚丝文化产业地位的条件已经具备,强烈呼吁国家让楚丝享受文化产业发展同样的扶持政策。

为尽快推动楚丝的发展壮大,再创楚丝辉煌,为贫困山区农民增产增收,为湖北经济建设再立新功,建议国家从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国家支农项目、工业专项资金或农业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块,对楚丝高科技龙头企业给予扶持。

以楚丝为切入点,发展楚丝文化产业,形成一个集保护与研究、开发经营、传承发展于一体的楚丝文化产业基地,像重视动漫、文化旅游业一样重视楚丝的产业链建设,让楚丝的文化效应更加凸显。同时,加大楚丝的宣传力度,适时举办楚丝文化旅游节,让楚丝这一名片助力湖北尤其是大别山区的旅游业发展。

如果政策扶持到位,楚丝产业的发展、蚕农的增产增收、楚丝产品的质量提高以及市场消费,都必然步入健康轨道。这对于中国丝绸文化的复兴、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之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助推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总经理刘佳林: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圆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5000年泱泱历史长河中,通过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向全世界传播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然而,近代以后,中国丝绸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虽然产量及出口量仍遥居世界首位,但却处于“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名气”的尴尬处境。

我们认为,中国丝绸业急需一个高效服务平台来培育和推广优秀的丝绸品牌和优质丝绸产品,将丝绸产业链上各种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最终实现以丝绸文化来装饰丝绸产品进而提升其品牌附加值,打造出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中国国际丝绸品牌。

纵观国内,丝绸行业公平服务平台建设还处在萌芽阶段,推广举措有限以及社会消费理念的转变还有待时日培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之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国丝绸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加强对丝绸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引导,将弘扬中国丝绸文化与中国茧丝绸产业的振兴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中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跨越。

尽管发展中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诸多挑战,但中国丝绸人的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敢于竞争、敢于走向世界的精神一直激励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探索和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松:建议保留茧丝生产准入机制

我建议国家对茧丝绸行业实行特殊的产业政策和管理手段,继续保留茧丝生产准入机制,以此来保护、扶持和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

我国是茧丝绸的发源地,茧丝绸产业是承载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传统产业,丝绸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生丝、坯绸和丝绸制成品的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60%和47%左右,在国际丝绸贸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茧丝绸产业长期以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产业链涉及种、养、加,贸、工、农,是辐射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以出口为主,产业链长,产品应用面窄,贸工农之间关联度大,它一头连接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一头连接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

一旦取消茧丝生产准入制度,势必会造成蚕茧生产、收烘、加工秩序的严重混乱,直接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产品产量、质量的严重下滑,对农民、茧丝绸加工企业、国家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

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兰树思:应加大扶持茧丝绸原料基地建设

自国家商务部实施了“东桑西移”产业政策以来,丝绸原料保障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西部农村妇女就业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茧丝价格上下动荡极度不稳,经历了由29万/吨上窜至45万/吨,又下跌至35万/吨的大幅波动。

剧烈的价格波动不但加大了茧丝绸行业生产者、经营者的风险,也扰乱了鲜蚕茧收购秩序,更严重损害了蚕农的利益,使整个产业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为确保茧丝市场的价格稳定而抓好原料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茧丝绸原料生产加工已由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现在以广西为首的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茧丝绸主要原料生产基地,承接了为整个茧丝绸产业提供原料保障的重任。但西部地区经济十分落后,基础也很薄弱,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方面都极为欠缺,因此,我们呼吁国家能给予西部更多倾斜政策,在土地出让或出租、融资、税收、技改扶持以及出口补贴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予以支持,以巩固茧丝绸原料基地建设。

此外,政府应建立长效的生丝储备制度,由中央和主产区地方政府分别拨出一定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生丝储备量,提高国家对生丝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创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确实保护农民、企业合法利益,降低市场风险,促进我国丝绸业步入健康平稳发展轨道。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陶海侠:要注重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才是第一生力军。国家在对待人才方面,应该既要重视高校生(动脑型人才),也要重视普通职工(动手型人才),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培训工程等方式来培养人才。

高技能人才能在企业工作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能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协调。

就拿我们企业来说,拿到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总人数的5%,这一数字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丝绸行业人才的短缺已制约并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前途,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呼吁国家出台刚性的保障措施,有条不紊地实行培养人才计划。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政府要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与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在培训资金方面应适当倾斜于改制后负担较重的老企业。

其次,加强宣传,通过宣传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来改变观念。

再者,采取激励措施。建议凡通过相关权威部门考核,获得相关技师等级证书的人员应按照规范的等级标准享受政府的补贴,这样可有效激励高技能人才群体快速发展。

最后,国家应该对拥有一定人数高级技师证书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或给予税收上优惠政策,促进企业高度关心、重视、培养高技能人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