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后面应跟上金融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财税政策后面应跟上金融支持
去年以来,中央出台多种政策,包括金融、税收优惠等多方面措施来减轻企业负担。可财政部2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8.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9%。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增速高达30.5%。企业税收贡献为什么明显增加?社会上有关税负的痛苦指数为何感觉还是很高?财税政策应该怎样在金融支持、创业方面加以引导?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于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
税负痛苦的症结是缺乏比较像样的直接税 《中国企业报》:自2008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结构性减税”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您觉得减税成功吗?
贾康:近年我国结合宏观经济调控,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如企业所得税两税并轨、增值税转型、停征利息税、降低股市交易印花税、提高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收入“起征点”及改进税率设计,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等,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税收数量增加,是经济发展、效益水平上升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增加税负的结果。 《中国企业报》:有专家说,虽然名义上在提结构性减税,但企业和居民普遍的感觉还是不堪重负,您觉得这其中原因是什么?
贾康:久闻一个名言:只有死亡和税收无可逃避。征税的艺术在于征税要像拔鹅毛一样尽量能把鹅毛拔下来,同时让鹅不叫唤或者少叫唤。而中国现在一旦要拔鹅毛,往往会把民众不满的导火索点燃,引来社会一片关于税负痛苦的指责。因为税收虽然总体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并不是“一对一”返还的关系,是再分配的机制。每一征税场合都表现为纳税人的利益让渡,纳税人个体的感受总是偏于“税收压力大”,潜台词是“不收税为最好”。
但如做理性的全面考察,中国现阶段的税负痛苦并不在于财政收入和GDP相比形成的宏观税负过高。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考证后,得出结论是全口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1%略强,这个宏观税负,跟国际上做比较,不是特别过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35%左右,发达国家要更高。 《中国企业报》:那么税负痛苦的症结何在?
贾康:中国税收来源的70%左右是间接税,缺乏比较像样的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它可以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等。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每一个消费品或多或少都包含税,最后的税负归宿会落在消费者头上。目前它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
间接税直接嵌入商品售价之中,通过价格渠道转嫁。这种税成为公共财政收入的主体,决定了税收负担实际上成为消费大众的负担,即由全体社会成员一起承担。形式上一视同仁,有公平性,但经济学分析上却具有“累退”性质,越富的人越不会在乎,而恩格尔系数很高或较高的低、中端消费者个人,一旦知道“馒头里含税”(其实何止馒头)就都会感觉税负过重。
过去中国社会收入结构是比较平均的,大家消费也差不多,那时间接税信息透明度更低,纳税人感受不到。现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这个先富群体有能力更多给国库做贡献,但是国家没有像样的直接税机制,结果他们跟大家一样,主要是通过购买消费品来体现对中国税负的贡献。
由于低收入人群恩格尔系数较高,基本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大,相比高收入阶层,其承担税负的痛苦程度自然要高。总体来看,现阶段为数巨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实际上成了较多给公共税收做贡献的群体,现实生活中,在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中,税收调节的再分配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近年随着纳税人意识和税收透明度的提高,大众主体往往就对此怒不可遏。前一段时间有人说了,我吃个馒头,都给国家上税,你们财税部门是不是有点发疯了。
财税政策后面应跟着金融支持和创业方面的引导 《中国企业报》:去年国家已明确对进入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待遇,如将小微企业营业税起征点从5000元提高到2万元等。您觉得这些政策怎么样?
贾康:去年的财税政策已经有了明确的信号,但仅靠这些并不够,虽然优惠面比较大,但落实到每家每户也就减了几十、几百块钱。要使企业能得到很好发展,后面应该跟着金融支持、创业方面的引导。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应该怎么样才能发展好实体经济?
贾康:要发展好实体经济,首先要在民营企业的准入方面进一步改进。有企业反映,办手续跑了四年盖了200多个章,这可能是极端的情况,但盖几十个章、跑七八个月是很正常的,这样只会把资金赶到虚拟经济中,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报》:中小企业融资是个老大难问题,您对此有何建议?
贾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要金融多样化,如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使这种中利贷和常规金融的低利贷,逐渐能够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挤出高利贷,这样才能进入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探索政策性融资体系的发展模式。(下转第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