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46版:河北经济纵横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46版            河北经济纵横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产如何提升?“一号工程”如何落实?——对话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通讯员杨海霞张小五魏清源本报记者王军

二产如何提升?“一号工程”如何落实?——对话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

“十二五”时期,是国有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实现转型跨越的攻坚时期。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特别是作为河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面对资源价格高涨、需求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面对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总体呈现低增速、低盈利的运行态势,钢铁企业究竟该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对实现“十二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有着现实和重大的迫切意义。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钢铁产业的发展,对河北钢铁集团引领全省钢铁产业调结构转方式寄予厚望。省第八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和“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今年是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上,作为河北省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如何按照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和路径,坚定不移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果敢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钢铁大省迈向钢铁强省,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

让科技创新坐上企业发展的头把交椅

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研发平台,国有大企业要发挥龙头作用,联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十二五”期间此方面工作又有哪些部署?

王义芳: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要破解我省乃至我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集团自组建以来,注重加强技术研发力量的整合,成立了首个钢铁技术研究总院,搭建起了集团高端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新平台。针对技术研发上的薄弱环节,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河北省科技厅设立总金额超过3亿元的“河北省钢铁行业技术升级专项资金”和“河北省钢铁联合研究基金”,与河北省冶金学会共同设立“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三年投入研发费用40亿元,开展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52项,先后有10余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累计申请专利346项,拥有了8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5项国家产品标准。

“十二五”期间,集团将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2%用于科技研发,重点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以及建立和完善由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管理机构、实施机构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发展。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如何推进人才强企战略?

王义芳: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本强企战略。三年来累计引进了“211”大学硕士、博士330人,绝大多数被分配在集团钢铁研究总院从事科研工作;聘请32名业内著名专家组成集团专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投入2.32亿元培训员工30万人次,开展多层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促进全员素质提升;建立起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成长平台和通道。下一步,集团将继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速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流员工队伍。具体讲,就是以提升领导力、创新力、执行力为目标,加强领导干部团队建设;以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三支人才队伍为基础,实施“金、橙、蓝”人才计划,构建高端人才引领的“金字塔”形员工队伍结构。即,金色计划,引进、培养、选拔20名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和技术领军人才,300名高层次、专家型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橙色计划,建设2000名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关键人才团队;蓝色计划,打造30000名高技能岗位骨干人才队伍。以此不断激发创造潜能与创新活力,凝聚推动集团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双轮驱动企业科学发展

张庆黎强调: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办法与途径,努力把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加强防腐倡廉建设,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形成企业和职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将怎样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王义芳:“融入中心抓党建,争创一流促发展”是集团党委的整体工作思路,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党建工作突出“推动集团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主题,以创建“五好”和

“四强”党组织、争做“五率先”和“四优”共产党员为内容,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和发展转型工作重点创先争优,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职工群众跟进的

“创争”势头,不断开创出科学发展新局面。2011年,集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团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升领导力、创新力、执行力,打造勇于担当、务实高效的优秀管理团队,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为集团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将如何创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王义芳:集团始终将企业文化作为联合重组的战略支撑,倾力打造思想引领型、价值主导型、一主多元型和创新型“四型”文化体系,有力推进了集团实质性整合,企业文化建设结出硕果。2011年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2012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地推动集团文化创新。创建适应“全面转型升级战略”的企业价值观,弘扬“追求卓越、领先一流”的主流文化,实现理念与行为的“合二为一”,使集团文化更具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以文化力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以超常规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路径,实施全面转型升级,奋力提质增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好、更优、更强的发展。”王义芳信心十足地表示,到“十二五”末,河北钢铁集团将实现钢铁总量不增,收入、效益双倍增,力争成为钢铁报国、奉献社会的“科学发展”示范者,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钢铁”引领者,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幸福钢铁”实践者,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集团。

深化整合铸就“钢铁航母”

张庆黎强调: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兼并重组,打造一批“航母”级企业;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记者:大而不强是河北省钢铁产业的现状,河北钢铁集团如何在兼并重组、深化整合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做优做强河北省钢铁产业的“航空母舰”?

王义芳:组建以来,集团加强发展规划、资产资源、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审计监督等方面的统一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河北钢铁特色的实质性整合之路。集团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换来了显著效益,取得了与市场因素无关、单个子公司无法实现的整合效益103.38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2011年达到279位,较2009年前移96位,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初步达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1>2再加竞争力”的重组目标。

今后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集团将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创新推进深化整合,凡是有利于“发挥集团和各子公司两个积极性、实现集团效益最大化”的体制、机制,就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反之,就要及时调整、优化,着力解决制约集团协同优势发挥、运行效益提升的问题。按照产品优势互补与战略布局调整的原则,稳妥推进对民营企业的“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区域性的钢铁产业升级和调整,适时有选择性地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发展成为大个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的“航母”级企业。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在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有何安排?

王义芳:按照整合时集团做出的承诺,从2008年底集团着手对旗下的唐钢股份、邯郸钢铁、承德钒钛三家上市公司进行整合至今,成功实现了三个上市公司跨交易所重大无先例重组,统一了资本运作平台;2011年,面对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集团逆势增发收购邯宝资产,在河北钢铁股价远低于增发价格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此项工作,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彰显了作为公司大股东的诚信与责任。铁矿石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河北钢铁已经通过了环境评估,进入程序启动阶段。集团总资产从组建之初的1480亿元增长至突破3000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将继续稳步推进钢铁主业整体上市,逐步强化股份公司对钢铁主业的运营管控,最终形成以业务板块为单元、以战略和财务管控为重点的集团管控模式。

集团成立以来,依法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母子公司治理结构和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大力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规范“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起实质运作、有效管控、协调高效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今后集团将以管理创新战略为支撑,一方面,不断深化全员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加快实施“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扁平化和运营的高效化,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精益化生产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以“价值、效益、效率”为中心,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协同效应,更好地发挥多个层面积极性,提高集团战略管控能力、整体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河北钢铁集团今后将怎样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王义芳:企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要造福职工、造福社会。集团自2008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科学发展观示范企业,其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造福社会。在遭遇金融危机冲击,资金紧张,效益下滑的困难形势下,坚持节能减排投入不减、项目不减、力度不减,积极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集团所考核企业全部完成了省“双三十”节能减排承诺总目标,主要钢铁子公司被喻为世界最清洁钢厂,践行了对社会、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危机时期率先承诺不减员、不减薪,确保了企业稳定和员工生活稳定,实现了企业发展各项指标与职工幸福指数双提升,打出了一张张靓丽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

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指示,学习推广河北钢铁集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经验做法。“十二五”期间,集团以绿色引领战略为重要支撑,投入53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节能环保高效化改造,巩固、深化“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创建成果,拓展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和消纳社会废弃物功能,打造“低资源消耗、环保型生产、低成本制造”的绿色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引领钢铁工业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完善与企业发展、效益增长紧密结合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三年开工建设工矿棚户区改造67万平方米,将安置8022户职工,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等一批民心工程,更好地造福职工、造福社会。

当好钢铁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引领者、示范者

张庆黎强调:积极引导国有企业调结构、转方式。这要作为“一号工程”,突出抓好改造旧的、发展新的、培育好的,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记者:钢铁是河北省传统优势产业,请您谈一谈在河北省推进钢铁大省迈向钢铁强省的大背景下,集团目前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造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王义芳:集团组建以来,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迅速推进“七统一”实质性整合的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步伐。累计投入513亿元,坚持改造旧的、发展新的、培育好的,提前一年淘汰全部落后产能,主体装备实现大型化、现代化,形成了5000万吨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产能。建成投产了以邯钢新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一流装备,形成了国内品种规格最全、产能规模最大、节能环保指标一流的技术装备优势,为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钢铁工业已经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靠规模扩张,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来支撑钢铁工业发展,是没有出路的。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我们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动力。“十二五”期间,集团以当好全省调结构转方式的引领者、示范者为己任,切实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紧迫感、责任感,在严格控制总量不增的前提下,实施全面转型升级主体战略,投入368亿元用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改造,打造集钢铁主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富有竞争力的钢铁产业链,实现由普通产品主导的规模效益型向高端精品主导的集约效益型、由以生产为导向的钢铁制造商向以用户为导向的综合服务商、由粗放经营型向精细管理型、由区域一钢独大型向国际化多元发展转变,以由大到强新跨越的发展业绩,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打先锋、作表率,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产品结构调整是二产抓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河北钢铁集团目前此方面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新的一年里,产品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哪里,有哪些具体目标?

王义芳:市场博弈中的“王牌”是优势产品,集团要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必须倾力打造一流的产品,才能破解“一吨不如一斤”的现象。组建以来,集团以强化精品理念为重点,建立健全“以用户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产品研发机制,加大研发投入,狠抓产品质量工作,形成了一批质量过得硬、市场叫得响的高端精品和拳头产品。已成功开发出O5汽车面板、X100管线钢等新产品470多个,有200多项产品替代进口,品种钢比例超过62.8%。集团汽车板和家电板畅销国内外高端汽车和家电厂商,并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核岛级系列钢板供应能力、世界第二家能够生产150mm以上高强海洋平台用钢的企业。

“十二五”期间,结合我省推进“十百千工程”,集团将深入实施“三高一新带动”战略,牢固树立“做第一、争唯一”的理念,适应钢铁材料“高强度、长寿命、耐腐蚀、轻量化”的新趋势,重点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产品和新型钢铁材料,以“三高一新”带动集团品牌的高端化、普通产品的精品化。2012年,我们将从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产品研发的重大突破。一是在国防、航天等尖端产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项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具备一定的技术引领实力,提升集团品牌美誉度。二是在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领域打造一批拳头品种,提升直供直销、剪切配送、半成品制造能力,提高品质控制和营销服务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培育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和产品创效能力。三是充分利用钒钛资源优势和深加工装备条件,在高强抗震钢筋、高品质特钢、高纯钒制品、高档食品级冷轧薄板等方面,形成一批效益突出的特色品种。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