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4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4版            看安徽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安:建设幸福革命老区

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云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张骅吴明

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云飞六安:建设幸福革命老区

孙云飞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发展关键就是如何把握“稳中求进”的精髓。3月4日,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六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云飞认为,六安市今年工作总的基调是在着力抓好“稳”字的同时,重点在

“进”字上下功夫,进中求快、进中求好、进中求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孙云飞表示,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持续上升,尽管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所带来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六安仍处在大有作为、更加有为的黄金发展期。从战略层面看,六安作为革命老区和国家确立的14个扶贫开发主战场之一,处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的“聚焦区”;从发展大势看,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六安处在产业转移的“重点区”;从政策支持看,六安拥有一系列政策支持,处在政策覆盖的“密集区”;从区位优势看,六安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交通枢纽大格局已经形成,处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区”;从生态环境看,六安环境优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人文底蕴丰厚,处在宜业宜居的“生态区”;从自身条件看,六安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巨大,处在加速迸发的“优质区”。当然,跳出六安看六安,放眼全省看六安,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中央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提出,未来1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六安市也在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5年实现“六个翻番”的奋斗目标。因此,一定要认清发展大势,坚定赶超信念,增强跨越信心,困难面前不动摇、机遇面前不懈怠、发展面前不折腾,抢抓机遇,主动应对,咬定青山,拼搏实干,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孙云飞说,六安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六安市“两会”提出了建设幸福六安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应当说,有了很好的思路和对策,现在的关键是要围绕重点、难点,坚持不懈,常抓不懈,严防抓抓停停,严防反反复复,严防松松垮垮,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以投资拉动增长、增强后劲,深入开展项目谋划工作,做到动态储备一批、持续推进一批、集中开工一批、竣工见效一批。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和产业链条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力支持应流集团、迎驾集团、金安不锈钢、江淮电机等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推进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促进铁矿开采及深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建材等主导产业提升壮大。要围绕提质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抓住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加工转化三个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深入实施城市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的中部生态名城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建设和中部旧城改造,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美誉度和承载力。要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红色、古色、绿色等特色资源,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游、文化游、生态游等主题旅游,使旅游经济成为承载消费要素的集合体。总之,希望全市上下都要围绕重点难点势如破竹抓组织协调、不等不靠抓要素调度、雷厉风行抓难题化解,以难点攻坚带动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孙云飞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执政的根本理念和最高追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认真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跟进措施,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要继续开展“四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和“大约访、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努力实现走访促进和谐、约访增进感情、接访解决问题、下访了解实情,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了解民情制度化、关心民意常态化、体贴民生规范化,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里边、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坚持服务群众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延伸管理,将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