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论衡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关于怎样重振实体经济,企业界提出了很多诉求,比如要求金融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要求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求稳定的劳资市场等等。这些无疑是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生命力微弱的现状,政府对经济转型确实负有很大的责任。然而,重振实体经济的主体毕竟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者的实业报国意识回归更重要。

欲振实体经济必先壮实业报国情怀——四十四评发展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高泽童

欲振实体经济必先壮实业报国情怀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各界精英为摆脱虚拟经济过度扩张带来的种种困局寻找出路,纷杂的意见中有一点是政、商、学界统一的,那就是要发展实体经济。然而对这场实体经济危机源自实体精神危机,则很少有人谈及,实该猛击一掌,唤起天下苍生清醒。

这次金融危机当中,社会上充斥虚拟经济的弄潮儿从PE中获利、从VE中取利的消息,而巴菲特“用钱生钱”的榜样为大众尊崇,原本应该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存在的虚拟经济反客为主,宣告实业家、实体经济时代的结束。但不幸的是,言犹在耳,实业萎缩,虚拟经济犹如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楼,不攻自破,催生的经济危机最后还是由实体经济买单。

关于怎样重振实体经济,企业界提出了很多诉求,比如要求金融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要求政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求稳定的劳资市场等等,这些无疑是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生命力微弱的现状,政府对经济转型负有很大的责任。然而,重振实体经济的主体毕竟是企业,也就是说企业经营者的实业报国意识回归更重要。虚拟经济热的时候,很多企业经营者几乎发了神经似的,拿出甚至募集大量原本应该拿来发展实体经济的资金炒楼、炒股、炒黄金、炒农产品,当这些概念泡沫破裂后,风险直接波及主业。可以说,现在局面的形成,企业经营者自身实业精神的沦丧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根本的原因。

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并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我们曾经有过实业家,实业的特点是点滴积累,靠技术和管理革新转型,利润回报是一个艰辛而缓慢的过程,当虚拟经济和快钱时代汹涌而来的时候,面对资本和实业的抉择,又有几人在资本轻易套取的巨大利润前选择实业的那些微薄的利润和复杂辛劳的经营?所以,中国极少出现具有坚韧实业精神的企业家。

曾几何时,每天都有各种钱生钱、关系生钱、权力生钱、概念生钱的暴富神话传出,富不再是努力奋斗的令人尊敬结果,而是某种畸形投机或者纯粹马太效应的标志。至今,中国有多少实业家仍做着上市集资的梦,日日生活在迅速致富的幻想里。这种现象催生出社会上日益严重的投机心理,与之相伴的是仇富心理,这种诱惑和压力并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由实业转向投资,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然而,短视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牺牲实业的企业经营者的转型是建立在没有任何技术革新基础上的转型,这种随波逐流的行为使得他们非常被动,在不断变化的政策指向和瞬息万变的资本洪流当中吃力浮沉,汇聚起可怕的游资疯狂扑向农副产品、楼盘和石油,便造成了难以遏制的整个中国的通货膨胀。如果说经营实业是可以控制的慢慢滚雪球的话,虚拟的圈钱游戏就像一场龙卷风,能在短期内凝聚巨大的能量,然而这种狂热的贪婪形成的能量往往是不受控制的,最终将摧毁一切。

可以说,这场虚拟经济过热导致实体经济崩盘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源自企业经营中的精神危机。虚与实的关系很微妙,为了求暴富而作虚拟经济的人往往是除了利益,看不见其他任何东西的价值;而那些甘于坚持做实业,踏实把精力放在拓展主业和技术革新上的人,反而有种理想主义情怀。我们这个时代正因为这种实业报国的理想主义情怀的缺失,人们争先恐后只是为了功名利禄,所以能担得起责任成就大业的企业家就极少了。

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客观环境诚然不顺,但是比之100年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治下,民智不开的落后环境,比之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的环境来,已经好很多了。现在企业面对的客观方面的不利因素比之前两代企业家遇到的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为什么在客观环境相对更好的现在反而鲜有令人尊敬的企业家了呢?这个问题确实需要企业经营者自身好好地反思,也需要国家意识形态部门反思,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工作实该做到企业,解决企业实际才是理论联系实际。否则,便极易形成说归说、做归做的“两张皮”现象。

市场经济之下,资本来去自由,大家都信奉亚当·斯密

《国富论》里提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却忘了亚当·斯密在写

《国富论》之前那本同样著名的《道德情操论》,忘了我们追求财富的初衷是为了幸福,创业的初衷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是沦为利益的奴隶。企业主追求利益是分内之事,但不是唯一的分内之事,为企业图长远的发展,为企业员工谋福利,为国家社会担责任也同样是重要的分内之事。单纯的占有财富既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谈不上真正的人生实现,而且短视贪婪置大义于不顾的人往往最后连小我利益都保不住,快钱时代,身败名裂的财富故事屡见不鲜。

外在环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但是企业家自身心态和责任感确是可以影响环境变迁的,即使现在企业生存的现状算不上光明,真正的企业家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艰难而沦丧理想放弃责任,相反会生出一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豪迈情怀。

古人云:欲立功先立德,欲振中国之实体经济,当先壮中国企业家实业报国之情怀。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步入歧途的实业家能幡然醒悟,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真心英雄能振奋神威,担当兴实业、扬国威大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