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论衡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存,是中小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四十三评发展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腾飞

生存,是中小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四十三评发展实体经济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这对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并不小于大企业

当人们已经习惯赞颂大企业的社会贡献时,似乎已经忘记中小企业的社会贡献。

让我们先看一下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根据2011年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中国最具规模的300家企业的平均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19.7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其中,有218家企业,既没有有效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的披露也十分缺乏。

相对于这些大型企业的“不给力”,中小企业近年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根据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上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近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8%,他们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额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企业捐赠善款的数字和创造的巨额利润上。中小企业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看似平凡之举,却是在支撑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转,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局面。中小企业在维系自身正常运转的同时,已经默默地承担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小”,但是,不能因为中小企业的“小”,就否认他们承担着的“大”责任。单个中小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表现的确不如大企业耀眼,但不可否认,就整体而言,中小企业因为其绝对的数量优势,承担责任的总量并不比大企业少。凭借集体的力量,中小企业能够与大企业平分秋色甚至担当主角。

当然,有人会说了,这是就整体而言,单个中小企业的能力和履行的责任依然有限。说得不错,中小企业作为个体的能量有限。然而,这些在实体经济中挣扎求生的中小企业,与一些“不务正业”追逐虚拟经济的大企业相比,就像健康的红细胞与一个癌变的器官,一个虽然小,却能够带来哪怕一丝新鲜的氧气;一个虽然大,却使整个机体都有命丧黄泉的危险。

生存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我们不能忽视,目前生存已经成为困扰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国家为平衡宏观经济及应对通货膨胀,银行关紧了中小企业信贷的闸门。在中小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来说,有可能是致命的。

打个比方,早餐的茶叶蛋由五毛钱变为一元,对上班族来说,只是意味着每个月多十几元的支出,但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有几天吃不饱饭,而如果再没有助学贷款,这些学生就有面临辍学的危险。

在挣扎求生的道路上,中小企业因为自身存在的劣势,生命力并不强,但是展现出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望确实令人生畏。

以被各方广为诟病的温州“信贷危机”为例,这其实是中小企业迫于生存而被迫走上的高利贷之路,是中小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长期以来受压抑的一次爆发。每个中小企业都怀揣着成为大企业或上市的梦想,只不过在探索的路上,温州人先走了一步。路不走,不知是弯路,不走弯路,焉知捷径。温州人已经为此付出了血泪和生命的代价,作为旁观者,我们除了指责和谩骂,是不是也要感谢他们以牺牲为我们指明了这条道路上的雷区?

拯救中小企业也是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生存,是中小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它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各方的高度重视并携手才能解决。

政府的扶持不能缺位,要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重点扶持,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要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更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努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是中小企业求生存的固有阵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也存在着社会责任问题。一个大企业,不能因为自己的大,而处处蚕食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样,中小企业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小”,而否认自己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所承担的不能忽视的责任。对于大企业来说,救中小企业就是救自己,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同样是大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

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实业求生之路,是包括大企业在内乃至整个国家都需要重视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