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垄断之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垄断之辩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既得利益者”的尴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岷

被“既得利益者”的尴尬

因为国企改革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一位“斗士”级的学者。

谈话从杜建国勇闯世行佐利克行长的新闻发布会开始。当记者刚刚抛出杜建国的名字,这位学者就断言杜建国很有可能是“既得利益者”。当记者同其观点稍稍相左,他立马指出记者立场不中立,甚至要中断采访。

不知道杜建国是不是“既得利益者”,反正本人和“既得利益者”毫不沾边。一波三折的采访中,隐隐约约被扣着“既得利益者”的帽子,让记者如坐针毡,也就有许多话不吐不快。

学者口中的“既得利益者”不知涵盖多大范围?如果用他列举的数字:国企平均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7倍,那么国企系统内的所有员工都是“既得利益者”。和国企沾边的所有人等,百姓都可以白眼加之。但在网上,记者看到不少国企一线职工叫屈:强烈要求缩短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若征暴税就征行政人员的暴税。国企内部尚且如此,我等远离国企是非之地,更谈不上“既得利益者”了。

“既得利益者”的帽子让记者想了很多。我们知道垄断行业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我们也知道国企步入了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更理解这些学者忧国忧民的心态,但被“既得利益者”的尴尬,让我们看到了学界些许的浮躁。学者需要亲民,需要走出形而上的书斋,去倾听倾听不同的声音,去把自己的想法真真切切灌输到民众的心里。毕竟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不是数据的叠加和理论的放大。

譬如对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话题,许多网友表现出这样的担忧:这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国有企业资本流失潮。毕竟国有企业在,那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是看得见的;冒进的私有化,会私有给哪些人,会不会就是现有的“既得利益者”?而且,冒进的私有化会不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引发新一轮的无序竞争,将中国经济拖入诸侯争霸的泥潭,为外来资本并购创造“良机”?

纵观世界历史,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国家经济实施休克政策,大力推进国有化,重整了美国经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总统宣布为一些行将倒闭的银行、房地产企业注入大量国有资本,并实施国家监管,使这些企业实际具备了国有化的性质。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过后,美国很快又走上私有化的征程;虽然近期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美国一面出手救企业,一面为企业还款制定日程,承诺账还完企业是谁的还是谁的。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国有———私有”这两种企业制度会在特定时期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化过程中,任何一方走向绝对就会产生没落。

改革开放以来,“国退民进”、“民进国退”在中国一直循环往复,目前,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历史必然,我们真诚期待着学界的回答。但我们希望这种回答是基于一种真诚,而不是哗众取宠。毕竟,被“既得利益者”的滋味并不好受。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