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投资结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投资结构
 

2012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略新兴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6000亿元投资锁定9大重点节能工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贾晶晶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发布,6000亿元投资锁定9大重点节能工程战略新兴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工业节能

“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节能量达到6.7亿吨标准煤。

《规划》明确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9大重点行业作为节能重点领域,将大力推进以高效节能技术替代落后产能的创新步伐,并在2015年达到行业普及。同时,为保障节能工程取得成效,《规划》还拟定了一系列包括财税、技术、监管和标准准入等一系列保障措施,9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需求总额预计达5900亿元。

市场分析指出,近6000亿元的大“蛋糕”中,工业窑炉锅炉、电机系统和高/低温余热余压利用三大领域分享了其中逾1/3的份额,而相关战略新兴企业将获得利好发展机会。

政策绘制节能图谱

全球竞争带来的国际化挑战、国际社会应当以气候变化日趋激烈的博弈以及发达国家对我国不断实施的贸易壁垒等带来的影响正日益加大,而我国制造业由于处于产业链低端,科学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资源能耗仍然较高,这些都对中国企业应对全球竞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紧迫。

推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此次《规划》发布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2011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将是中国今后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向;2月24日,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从信贷角度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分析人士指出,两会期间,促进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如此密集发布,传达出政府对发展绿色、低碳及循环经济的决心和力度,而金融政策如此丰厚的“红包”,有利支持行业节能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的研发,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节能工程取得成效,《规划》还拟定了一系列包括财税、技术、监管和标准准入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不过,在工信部《规划》如此大的手笔面前,也有专家对节能实施效果表示担忧。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虽然政府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求较大,导致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逐步从东部转向中西部地区,但总体上看,并未降低我国工业的能源消耗。“十一五”期间的“两个增高”就是例证。

工信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工业能耗降低水平未达预期,这主要由于目前国内主要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后的存量产能中,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率普遍较低。

环保企业分享盛宴

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涉及的九大重点工程中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三项工程成为“十二五”工业节能的重中之重,并且这三大领域投资需求分别达900亿元、600亿元和600亿元,总计2100亿元。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不少涉及此类节能项目的上市公司表现抢眼。如致力于工业炉窑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天立环保自2007年开始就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天立环保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都远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天立环保节能密闭矿热炉及炉气综合利用一体化装置,已经列入科技部工业领域重大节能减排项目。

在电机节能领域,合康变频逐渐显现出强大的技术水平及成本和研发优势。2011年,合康变频公司高性能高压变频开始放量,随着2012公司新增产能的投放以及利德华福市场战略的转变,合康变频的目标是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致力于电机节能的九洲公司实施科研———市场并举,所有研发立项均来源于市场需求,又反作用于市场,以此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技术竞争力。

余热余压利用方面的海陆重工、荣信股份等也不断加快外延和内生式发展计划,为继续拓展市场积蓄能量。

业内预计,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在未来5—10年迎来飞速发展,整体增速有望保持年15%—20%,重点行业龙头有望达到年30%的规模增长。在“十二五”工业节能规划带来的巨大商机面前,这三大领域的相关公司将短兵相接,进行激烈和残酷的竞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