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垃圾回收者的一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一位垃圾回收者的一天
李师傅是某垃圾回收处理单位的一名普通工作者,每天负责回收自己工作范围内社区的垃圾,清理好后运往就近的垃圾回收站。
像李师傅这样的垃圾回收者,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成员。没有他们,我们居住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呢?日前,本报记者跟随李师傅体验了一把垃圾回收者“冷、脏、臭”的生活。
时间:10:10
地点:海淀区某公司大院
“老李,今天是不是睡懒觉了,怎么现在才来?”负责公司保卫工作的小谢很熟悉的和李师傅打着招呼。
李师傅今年48岁,干垃圾回收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日常工作主要负责甘家口一带的社区住户和公司写字楼。
“每一圈走下来,大概需要七八个小时,大概一天要负责上万人的生活垃圾,每天都需要拉三四车的垃圾。”李师傅告诉记者。
来到公司大院内,共有四栋写字楼,李师傅显然十分熟悉位置,带着记者直奔目标———垃圾回收桶。李师傅先将所有垃圾倒于一个桶中,然后再搬到他停在路边的三轮车上。
跟在李师傅的车后,酸臭味道并不十分明显,但隐隐约约还是可以闻见。“现在是冬天,天气冷,垃圾没那么臭,要是夏天,垃圾长时间堆在桶里头,垃圾更容易散发味道,那才叫臭呢。”李师傅一边骑着三轮车,一边跟记者絮叨着他的工作。“跟下雨、下雪的天气比起来,垃圾臭一点都不算什么,一旦遇上雨雪天气,我的工作会更大、更难。”
今年春节,李师傅一如既往地守在他的岗位上,按照公司规定,他没有休息,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李师傅只能和别的同事换班,而李师傅每年一次的“回乡探亲”基本都是用的这个方法。
“怎么能放假呢,一天不清理垃圾,这里的垃圾就没人收了,会影响别人。”李师傅对节假日无休的现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时间:13∶40
地点:海淀区某社区
“我没有文化,只能干这种最低级的活,不过我觉得挺幸福,身体挺健康,老伴也在北京,两个小孩也都各自成家了,这就挺好的。”李师傅脸上的表情十分自然,“现在已经好多了,他们都不会因为我是收垃圾的就看不起我,碰到熟人,他们总会跟我打招呼。”
刚进入这行时,李师傅全靠劳力收垃圾,每单元要耗时很久才能收完,中午甚至都没有空稍稍休息一下,一天工作下来腰酸背痛全有了。四年前,李师傅买了辆小三轮车,现在,李师傅每天只需将垃圾回收桶里的垃圾倒入三轮车中就行了,工作量减少,中午也可以回家稍作休息。
“我就住在那栋楼上。”李师傅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房子说,“现在,我每天中午都能回家休息一下,简单的吃点饭,等着下午下班后再吃一顿丰富的。”
“我最喜欢北京的春天和秋天,讨厌冬天,凌晨5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上班,太冷了。”平日里风吹日晒,李师傅显得有些苍老,虽然他才48岁。
现在,李师傅每个月除了1000元的工资,还能接点私活、卖卖废纸等。“私活只能下班后才去做,不能占用上班的时间,这是我的工作原则。”简简单单几句话,却道出了他对工作最真实的理解和感受。
时间:17∶00
地点:海淀区某垃圾回收站
这儿是李师傅最后倒垃圾的地方,也是他一天工作的最后一个地点,把三轮车上的垃圾都清理完之后,他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了。
“今天我也高级高级,都有保镖贴身保护我啦!”即将下班的李师傅很轻松地和记者开着玩笑。
经过一天的工作之后,李师傅那辆三轮车已经装得满满的,李师傅拿起三轮车上的一把铁锹,很熟练地把垃圾清理下来,随后,李师傅坐在已经清空垃圾的三轮车上,美美的抽起烟来,看得出来,他很享受即将下班的时光。
“说句官话吧,这叫做干一行爱一行,我拿了工资,就得把工作干好。”每天三轮车要装近一吨的垃圾,有时候,车上实在装不下,只好用编织袋另外装几口袋挂在三轮车后边。
“看着北京现在一天比一天建设的好,我心里也挺美的,毕竟这里面也有咱出的一份力。”因此,李师傅告诉记者:“我没想过什么时候退休,反正只要北京还要我这个收垃圾的,我的身体又没毛病,就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