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渐行渐远柯达中国市场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关于柯达退出数码相机市场的相关新闻稿正在准备中”
发明全球首台数码相机的柯达,最终在破产重组过程中,主动选择了放弃数码相机业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发明全球首台数码相机的柯达,最终在破产重组过程中,主动选择了放弃数码相机业务柯达渐行渐远柯达中国市场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关于柯达退出数码相机市场的相关新闻稿正在准备中”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市场销售渠道获悉,“一些柯达数码相机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提前抛售库存,但受到停产消息影响,库存处理并不好。”CNS供图
破产重组的消息尚未散去,柯达再度发出“半年内停产数码相机”的重磅消息,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消费者共同关注。从停产胶卷到停产数码相机,柯达正从大众视线中渐渐消失,将要走向何方却仍是扑朔迷离。
当《中国企业报》记者就“柯达退出数码相机领域会对中国市场现有业务造成何种影响?对于已购买柯达相机用户的售后服务如何解决?未来柯达转型的方向又将聚集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向柯达中国公司提出采访请求时,柯达中国市场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关于柯达退出数码相机市场的相关新闻稿正在准备中。”
虽然柯达中国尚未对外公布“数码相机停产”一事,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市场销售渠道获悉,“一些柯达数码相机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提前抛售库存,但受到停产消息影响,库存处理并不好。”
跨越式重组:柯达晚了?
发明全球首台数码相机的柯达,最终在破产重组过程中,却主动选择了放弃数码相机业务。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柯达的这一转型策略表面上看是“破斧成舟”却已是“为时已晚”,错过了转型的时间,更丧失了转型的资本。
日前,柯达在美国宣布,将在半年内逐步退出数码相机、小型摄像机和数码相框生产。这意味着,柯达将全面退出数码相机的研发和制造领域,意在为破产重组扫清传统消费领域和制造环节的沉重包袱。
截止到本报发稿前,柯达中国尚未公布中国地区在上述业务的动作。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北京五棵松一家有销售柯达数码相机的摄影器材店获悉,“从网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就开始对柯达数码相机开始降价处理了。”
降价处理的柯达数码相机销量并不乐观,有销售商表示,“便宜卖都没有人要,看来只能留着送人玩了。应该是不少人看到柯达停产数码相机的消息,担心产品配件和服务问题。”
目前,我国的数码相机市场主要被来自日本的索尼、佳能、尼康以及韩国的三星等企业所牢牢占据,并呈现“品牌称霸”的格局。行业观察家于清教认为,“在数码相机市场上,柯达的进退都不会对市场格局造成影响。但对于柯达原有的相机用户则会造成不小影响。”
尽管柯达中国至今未对退出数码相机市场后的服务公布解决方案,在于清教看来,“只要柯达还在中国发展,就不会停止对用户的服务保障。不过对于用户而言,停产带来的产品零部件及配件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会让他们出现因为配件短缺而无法实现维修等情况。”
柯达在美国宣布的这一计划对于柯达中国而言,影响却不小。此前,《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柯达中国获得的消息表明,目前包括数码相机、门店、胶片等民用业务占据柯达总业务的比重为30%。一旦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产品停产退出,无疑将会再度拉低苹果中国的业务总收入。
搞品牌运营:柯达要栽?
退出数码相机等领域,接下来柯达的重组到底应该怎么走?对此,曾有消息人士透露,“柯达停产数码相机业务并不代表其最终会全面退出,实际上,柯达还可以将品牌授权给其它相机企业使用。毕竟,这个牌子对于全球消费者来说都是值得依赖的,柯达还能由此每年获得不菲的品牌租金。”
对于这一消息,柯达方面并未给出回应。不过,在产经评论员洪仕斌来看,“柯达退出相机生产业务转身成为品牌运营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重组中的柯达来说,抛弃原本并不占优势的数码相机业务,退出产品制造领域是必经之路。飞利浦、惠而浦等欧美企业就开始将商标出售给中国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产品,企业品牌还得到了延续,是个不错的方向。”
早在2006年,柯达就宣布,将民用数码相机的生产、储运业务交给伟创力国际有限公司。此次,柯达宣布半年内停产数码相机等业务,意味着与伟创力的合作也将全面终止。
不过,于清教担心,“柯达破产后,其品牌价值到底有多高,有待市场的检验。不过,一直以来柯达都不是全球数码相机市场的首选品牌,其品牌出租一旦遭遇合作方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的问题,无疑将会对正在谋求重组复苏的柯达又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近年来,柯达一直在谋求从面向大众消费领域向面向商业用户的转型,希望通过在生产、营销、服务、软件、硬件及系统等资源的积累和完善,以数字印刷掀起全球新一轮的印刷革命。
这一切,离大众所熟知的柯达已是越来越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