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2年2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舆情管理的“声”界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舆情管理的“声”界

世界第三大国是谁?Facebook!约有5亿人口。5亿人同吼一声,世界将会怎样?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影响着每个人、每个企业。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真实地表达着自身对社会的种种态度、情绪、观点,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信息爆发力和舆论影响力,事实证明,网民的网络舆情已达到任何个人、企业乃至政府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在今天,超过4亿人的中国网民,早已学会运用网络独有的“低成本传播”,改变着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个世界第一大网民国家,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网络所赋予其无限的话语权,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久前网报的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高利贷事件,又将中石化推入舆情的漩涡。

从“高利贷门”事件上看,在多种因素导致央企整体形象下降、公信力缺失的今天,拥有国家资源且占据能源龙头地位的中石化,其一举一动自然十分容易成为各界媒体的“新宠儿”,因此,屡屡深陷舆情漩涡也是意料之中。

尽管中石化回应借款系投资分利,事实上,不管“高利贷门”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内情,也不管这些内情是否与事件本身有直接关联,仅凭卷入其中的“中石化”三个字,就足以刺激公众高度敏感的神经。那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央企们,该如何在舆论中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数据显示,近几年,央企的舆情危机事件数量保持着较高增长率,2010年较2009年的增长率为308.3%,呈现较强的增长趋势。在2010年,央企受关注的行业包括石油、航空和通讯等重点民生行业。而在此之前,企业舆情危机主要集中在民企和外企。

在舆情界,央企似乎已成为“弱势群体”。在众多央企负面舆情事件中,从媒体和网民的第一反应就可以看出,公众始终没有摘掉有色眼镜观察央企,在未了解事实真相之前,网民往往就会判定央企为负面事件中的责任方,不为别的,只因为你叫“央企”。

在社会责任类危机领域的话题中,央企更是保持了超过九成的“被关注”占比,由此可见,公众对于大小国企的社会责任异常关注。众多网民的声音关乎着央企的声誉。当媒体的“声讨”动辄就将中石化等央企陷于“负面新闻”之中,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加以引导,为央企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处理央企舆情管理的“声界”,已经是当前中石化乃至所有央企都应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资委主任王勇曾表示,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真实信息,掌握主动权,健全宣传工作体系,整合宣传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专家分析认为,面对负面突发事件,应对网络舆情,最理想的情况是“快报结果、慎报原因”,是希望企业在4小时内做出结果性回应,再复查原因。遗憾的是,在很多情况中,这种处理方式并未在中石化等央企现实的危机处理应对中出现。

在针对负面舆情事件的处理方式上,央企仍普遍采用沉默公关方式来应对危机舆情。专家认为,虽然时间可以逐渐消磨公众的负面声音,但同时被抹去的,还有央企的社会公信力。另外,发言人机制不成熟以及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对新媒体应用的几率较低。也是目前在多数事件中难以成为第一定义者的重要原因。

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即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如果能够尽早地发现这些征兆,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舆情专家分析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央企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观察和了解企业自身的口碑,通过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逐步建立舆情监测与研判工作机制,抓好日常性的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对媒体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对涉及企业重要舆情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和分级处置,为领导决策和新闻发布提供依据。尤其要重视进行主流网络社区的日常监控,对初始期的相关事件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预警分析,一旦发现风险超出阈值就需要紧急干预。

与此同时,以全球战略思维的新视角以及新的舆情理念来认识舆论的重要性,央企应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

在爆发期,基于不同类型的事件和不同类型的媒体提前准备预案及时响应。平时储备针对不同人群的回应话题,届时实时监测,做到回应有针对性,符合关注人群的利益和价值观。

众所周知,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十分重要,快报结果慎报原因,及时修正并力求做到公平判断。央企应重视有效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特别在舆情的扩散期,倾听意见领袖的诉求,平等透明并及时响应核心领袖的要求。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通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网民发言讨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央企要结合实际,把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整体应急预案,形成科学有效的突发危机事件媒体应对机制,有效维护企业形象。同时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借此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的传播空间。

在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央企迫切需要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构建科学有效的舆情管理体系,在舆论领域中找到顺应民意的定位,且努力营造央企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就整体和长远而言,这才能真正发出央企的声音,恢复央企在舆论风暴下的真实形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