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2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降低企业税负支持实体经济

全国“两会”热点前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全国“两会”热点前瞻:降低企业税负支持实体经济

改革财税金融制度、推进结构性减税、支持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两会”前舆论普遍关注的话题。

距离2012年全国“两会”已经不足一周时间。2012年中国经济乃至宏观调控的关键词,“稳”已取代“快”成为主旋律。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稳中求进”方针,将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成为各方热议与建言献策的最大话题。

已经结束的各个地方“两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更为直观,大部分省份都已经调低了GDP增长目标,京沪鲁粤等重要省份2012年的GDP增长率目标皆低于10%。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说,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如何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考验。

扩大内需成关键词

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后,该词汇被频繁引用。

中国社科院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9%左右。同时,内地众多主流专家和权威人士,也都不约而同地对经济放缓达成了共识,“两位数增长难再现”。

地方“两会”通常会释放出全国

“两会”的信号,今年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西、重庆、河北、河南等地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对于2012年的增长目标,各地预期的增速都降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

国家统计局官员就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会继续小幅回落,将更多地体现出软着陆的特征,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后,如何利用时机“调结构”以及“促转型”,将成为中国最高决策层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而在这其中,如何扩大内需将成为关键。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

“扩大内需”提升到“战略基点”的高度,并提出必须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有专家认为,扩大内需,这个看似陈旧的话题在今天看来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趋恶化、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的背景下,把更多目光聚焦到国内市场,不只是外部环境所迫,更是中国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需要。

分析人士认为:“2012年,在扩内需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服务业将是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

实体经济支持可期

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实体经济成为了一个热词。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民建提交的提案当中,就有《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等涉及实体经济发展的提案。

辜胜阻认为,近几年来,由实体经济贫血造成的产业空心化正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难、用工荒和高成本的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二是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将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资本投向非实体经济领域;三是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度竞争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四是随着企业精英大量移民或外迁,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五是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呈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

辜胜阻表示,实体经济发展,则国家兴盛;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是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关键;当前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认为,如何应对今年的经济困难,有两个途径非常重要,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同时,温家宝称,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

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看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其作用是其他经济形式无法代替的。

金融危机后,欧美各国均把发展实体经济提上议事日程。

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才能稳中求进,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要求,今年6月底前必须出台民间投资细则,以激活实体经济。

金融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伴随着中小企业困难不断加重,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

辜胜阻认为,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更加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要推动政府和企业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辜胜阻认为,民间金融的阳光化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可能发生“异化”,成为“高利贷”滋生的“土壤”。民间资本的“高利贷化”将加大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扰乱民间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有序运行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巨大隐患。为此,要大力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一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使民间借贷从地下无序的“灰色地带”走向地上“阳光”规范运作;二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构建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的“门当户对”的金融格局;三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四要创新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分层次的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的多元化和分层化。

2011年以来,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迫使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借“高利贷”。2011年中国企业调查系统调查显示,目前“停产”、“半停产”的中小企业约占15%至20%,约1/3中小企业主表示如果企业停产则退出“不干”。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近期一直在频繁调研,未来将有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出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表示,将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结构性减税呼声再起

2012年将有四大税改预期:营业税改增值税、资源税、房产税、个税。但成否成真,还需要在“两会”上讨论。

尽管呼吁减税,但去年税收不降反增,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17个地区财政收入增幅超过30%,占比超过半数,更有近两成的地区其财政收入增幅超过40%,几乎全部地区财政增幅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两倍以上。

2011年,因为个税改革实施,个人所得税月均减少138亿,改革实施4个月减轻居民负担550亿。不过,税收总收入仍然逼近9万亿,增长了22.6%。

对此,有专家表示,要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藏富于民,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在财政政策方面,预计今年将大力实行结构性减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对于货币政策,他认为,今年或将实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问题。“两者配合,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将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郑建新日前透露,目前,北京等地区也上报了参加试点的申请,相关部门将密切跟踪上海市试点运行情况,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今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在上海开始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由此拉开了“十二五”期间“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大幕。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营改增”的启动与推进标志着中国税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见效最快的是减免税费,目前的政策仍不够‘给力’,应进一步扩大税费减免范围。”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马俊认为。

文化产业迎接春天

在地方“两会”上,特别是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工作的新亮点。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北京、上海、内蒙古、陕西、甘肃、云南等多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列出来,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等“传统重点”并列,作为今年地方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据了解,北京将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上海则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广东开展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试点;浙江呼吁“文化立法”,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比2011年翻一番。

中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15日对外发布,“文化兴国”战略再度引发媒体热议。

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国出版集团在原有29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将在美洲、南亚、南非等地再寻找当地出版机构投资控股,实现本土化。辽宁出版集团也将在中国香港、法国、英国、美国等地设立分公司,实现资本“走出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