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看安徽
 

2012年2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为安徽崛起开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晓梅吴明张骅

改革为安徽崛起开路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现场

2月15日,为期6天的安徽省“两会”在完成了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两会”期间,安徽代表、委员围绕安徽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改革”成为参会代表口中最热络的名词,再次成为安徽崛起的开路利器。

深化改革箭在弦上

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

去年召开的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六条新路”、“三个强省”战略,其“六条新路”的第一条就是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会上,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宝顺强调,安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

今年的安徽“两会”,改革同样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参加合肥、淮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合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现有的发展理念、管理方式、工作制度进行提升创新,全方位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开放型城市,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在淮南代表团审议时又再次强调,要突出抓好行政管理体制、非公有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改革,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主动承接合肥辐射带动,着力激活发展活力和动力。

始终在改革中前行

刚刚当选为安徽省省长的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2011年工作时指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省及全部省辖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扎实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启动省直管县体制试点。深化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机制。深度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对接合作,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和国际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181.2亿元、增长56.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

在部署2012年工作时,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安徽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省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初创企业、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和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继续深化与长三角的分工合作,积极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央企新一轮战略合作,扩大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成果。

改革要为发展服务

对文化体制和金融体系改革是安徽省这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童万俊代表说,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3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龚建国认为,在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进程中,更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理顺资源配置基本关系,扫除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激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使资金短缺成为2011年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软肋”之一。解决这一难题,需从金融体制创新与改革入手。代表蒋敏认为,当前存在的中小企业普遍“缺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中小企业在体制内融资的机会减少,而体制外融资成本又节节攀升。民盟安徽省委员会提案显示,受成本和风险机制约束,长期以来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意愿低、授信额度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仅占2%,中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不到20%,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40%的比例。

民盟安徽省委员会提案认为,应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减轻金融紧缩对中小企业的冲击。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银行信贷适当向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扩大就业、推动创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陈翔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引导和督促金融部门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一方面要培育和造就更多的中小银行、地方银行,构建多层次的银行、资本市场、信用担保“三大体系”,逐步改变金融供给结构。可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参与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扩面试点,引导促进小贷公司规范发展,大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组建准银行类金融机构。借鉴浙江经验,研究出台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引导民间资本从无序的“灰色地带”走向“阳光化”运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