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区域经济
 

2012年2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目前央企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而地方则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央企与地方联动将会为我们带来双赢局面。
  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的推进、地方债的清理以及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遇到了资金等瓶颈。在此情况下,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且同属国有性质的央企获得了地方的青睐。

河南重绘“对接央企联姻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华江丞华

河南重绘“对接央企联姻图”

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地方国有资产总额达到13000亿元,央企与地方联动为双方带来了双赢局面。

70家中央企业在豫机构负责人和多家河南省与央企合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出席座谈会。

2012年的河南,国有经济改革正在流行。

国有企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应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日前,河南省国资委召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暨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申振君在会上表示,2011年,河南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营业收入5092.4亿元,同比增长14.4%。

当“新央企”遇上“老地方”

一个是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中央企业,一个是有着上亿人口,位居中原经济战略地位的河南。当“新国企”遇上“老地方”,双方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双赢”火花。

事实上,河南与央企的渊源颇为深厚。

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就在河南建设了一拖、洛铜、洛轴、洛矿等一批“国字号”项目,奠定了河南现代工业的基础。尤其是近些年来,央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据统计,2008—2011年期间,河南省政府共与42家央企签订了55项战略合作协议。仅2011一年,河南在北京举办央企合作重点活动,与央企签订重点合作项目130项,总投资2898亿元,涉及能源、交通、医药、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通讯、投融资、文化旅游等领域。

记者从由河南省政府召开的中央企业在豫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省内共有310户企业实现了不同形式的改革改制,省管企业外部董事试点扎实推进,市属企业脱钩改制全面推开,资本证券化步伐加快。

其中,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东风日产郑州60万台发动机工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乡电波科技城等重点项目陆续开工;郑州中粮产业园、平顶山中原电气城等一批高端产业园区进展顺利,中建材安阳“三新”基地、南阳光电产业园等项目不断增加新的合作内容;中石化集团还将在天然气管网建设、中原石化基地建设、煤化一体化等方面与河南省进一步加强合作。

眼下,河南产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仍然存在产业层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关技术人才缺少等突出问题,这些因素都给河南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对接合作央企优化资源配置,引进中央企业高端产业、优质资源、先进技术人才等,或许才是解决河南经济系列问题最好的办法。”省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1年底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000亿元,同比增长16%,全国万亿国资大省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净资产3300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00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500亿元,同比增长6%。

可以说,河南省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实现了有机结合。

然而,作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内企业与央企的对接合作目前虽有一定成效,但相比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周边省区经济发展尚有差距。因此,河南省内国有企业应以大招商为契机,全力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新央企”和“老地方”的有机结合

近两年,中央企业和地方省市合作渐成风潮。仅去年一年,国资委就先后与天津、山东、广东、新疆等十多个省市区实施战略合作,推动中央企业与地方经济对接。

据悉,2011年国资委下属的央企与地方政府协议签约的投资项目就超过10万亿,某些省仅一家就超过2万多亿,通过上述的数据可见,央企“来势凶猛”绝非虚言。

今年,央企与地方合作将持续保持热度:2月4日,新疆召开央企援疆项目对接成果汇报会;2月9日,安徽召开全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会;10日,河南省召开中央企业在豫机构负责人座谈会;2月13日、14日,在广西召开“央企广西行”前期项目对接座谈会,央企和地方政府的2012年又一次迎来了项目签约热潮。

作为近几年投资“大头”的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的河南依然是一场重头戏。据申振君透露,重点项目建设依旧是省国资委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河南省副省长陈雪枫认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之年。全省国有企业以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突出重点项目支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鉴于今年的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总体上看,河南省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严峻,实现“持续求进”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研判,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推进与央企合作是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河南省在与央企合作工作的以往基础上,初步提出了2012年的初步思路和重点: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推动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河南省与央企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河南省与央企合作,突出抓好签约项目落地,新签一批合作协议和重点项目,进一步发挥央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事实上,如果能有更多的央企加盟,将使河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产业导向,学习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掌握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必然会有效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毋庸置疑,在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央企并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优质资源的代表。因此,在吸引央企入驻的时候会列出各种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因此,央企与地方的合作总在“意料之中”。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国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的突出任务是加快构建国资大格局。陈雪枫表示,逐步建立完善集中统一的国资监管体制,实施国有经济统一布局,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形成协同高效、开放包容、国民共进的发展格局。

央企与地方对接优势互补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地方与央企对接合作的实践看,不少地方与对接的央企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

对于央企而言,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等,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方向的资源整合和扩张,进一步增强自身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地方而言,通过对接,可以引进央企强大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发展本地经济,引进新项目可以推动自身产业体系建设。

总体来说,地方企业通过与央企重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获得了支持,并通过借助央企的平台,将资源和要素延伸到整个国际市场上,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升级。

央企重组地方企业的方式,在地方与央企的对接中颇为常见,事实上,也大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河南天方药业被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收购后,获得了集团巨额资金的支持,迅速扭转了生产经营不断下滑的局面。

陈雪枫告诉记者,2012年,河南省与央企战略合作将会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各相关部门也会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细化服务措施,对涉及央企合作的审批事项建立“绿色通道”。对央企在豫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积极给予帮助和支持,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此外,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国资委将会抓紧与国务院国资委衔接,力争尽快签署《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促进建立与央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全省国企之间、地方国企与央企之间、国企与非公经济之间的联合重组。

地方与央企在进行对接合作的过程中,应各自找准自身定位,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发展需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专家表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与央企的对接合作中,地方也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与央企科学对接,要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不能盲目引进项目或盲目鼓励地方国企与央企重组。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地方产业体系建设,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目前来看,央企与地方经济对接的突出特点多是以产权为纽带的并购重组,建立以增资扩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公司和以产业升级换代为标志的新型企业,发展以技术为先导的高新产业,形成以开发区为平台的产业创新和集聚。

众所周知,央企不仅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广阔的市场体系,更拥有企业赖以生存的“灵魂”———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地方在与央企合作期间,更应将重点放在与央企在技术创新的合作交流上,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共同培养人才等措施,促进地方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

“目前央企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而地方国企则正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央企与地方联动将会为我们带来双赢局面。”一位长期研究国资问题的专家对媒体表示,去年以来,随着紧缩货币政策的推进、地方债的清理以及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遇到了资金等瓶颈。在此情况下,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且同属国有性质的央企获得了地方的青睐。

有专家分析认为,央企与地方经济对接多以产权为纽带,形式上以对中小企业的并购重组为主,从而带动了产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对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合作对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