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预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预警
 

2012年2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近六成商务部专家称,“走出去”将面临商业、政治双重风险,海外投资需更理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志豹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近六成商务部专家称,“走出去”将面临商业、政治双重风险,海外投资需更理性

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正迎来最好的时机。

商务部2月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有所下降不同,1月份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

在对外投资结构中,海外并购的表现尤为抢眼。山东重工斥资3.74亿欧元斩获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这其中的投资者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有观点认为,长期以来中国“走出去”企业大多仍处于中低端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变。

对非、欧投资快速增长

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在地区投资规模上,中国企业对欧洲和非洲的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对欧洲、非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46.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比增长57.3%、58.9%。其中对欧盟的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

而根据亚欧联合资本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为680亿美元,对欧洲的股权并购项目总额为104亿美元,超过了在美国的并购总额。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市场更加开放的欧洲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许多国外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估值大幅缩水,这使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迎来历史良机。

数据显示,2011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中化集团通过香港子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Peregrino油田40%股权是2011年我国企业最大的境外收购项目。

中国企业海外能源矿产并购也开始升温,有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今,中国能源矿产海外并购案例共10起,其中仅1月单月宣布并购的企业就达8家,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大型公司都位列其中。

关注2012年政治风险

通过并购国际上的知名企业,我国企业在技术、人才、渠道、品牌方面的短板得到了很好的补齐。远东集团通过收购德国和美国两家企业,不仅获得了9亿美元的国际市场份额,还得到了高级装备、土地房产和100多年的著名品牌,花费远低于买设备扩产的投资。北方重工则因并购法国企业,使自己成为国内隧道掘进技术掌握最全面、制造能力最强的跨国经营企业。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走出去”规模扩大,中国境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不断增加,到去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沈丹阳举例说,最近发生的利比亚事件和在苏丹、埃及中方员工遭劫持等事件,严重威胁到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安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2012年是全球政治超级特殊的年份。“从政治方面看,今年有59个国家和地区面临领导权变更。”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因为发生意外事件就盲目悲观,更不应该因噎废食。”沈丹阳表示,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要以更加成熟的心态来看待“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问题,冷静观察、理性应对。

“国外确实会有政治风险,有商业风险,也有人身的风险,但是只要我们做好准备,我们是可以克服这些风险的。”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企业一定要自己做好,一定要把投资项目选好,这才是硬道理。

在政策指导与支持方面,商务部最近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这是建设“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事前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

此外,去年9月,商务部还会同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2011年)》,重点介绍了115个国家的主要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对外资行业准入规定等有关信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