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回归实体 民间资本之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回归实体 民间资本之事件
 

2012年2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人危机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悲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凌林

立人危机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悲剧

立人集团借贷危机并非个案,自去年以来,温州商人因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频发“跳楼”、“出逃”、“跑路”现象。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日前在亚布力论坛演讲时表示,“温州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高利贷化、民间资本热钱化,但是背后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空心化问题。”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称,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或集资炒房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占40%,投机及不明用途的占5%,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一般生产经营的资金比例大大降低。

对于立人集团的崩盘,著名经济学家叶檀撰文分析认为,“立人模式”是注定会爆发危机的企业发展模式。她认为,此类企业的金融建立在高息借贷的基础上,无法经受政策与经济周期的风吹草动。立人集团在民间高息揽储已有十几年时间,借款数额庞大。以年息50%左右的资金借款十几年,经过数次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洗礼而能支撑至今,更像是一个奇迹。“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正常社会中,经济奇迹能够长期存在。”

立人应对危机的办法是以越来越庞大的高息融资,通过产业多元化寻找可能出现的暴利机会。“很明显,该企业已经偏离正常的轨道,更像一家赌徒掌控的公司。当多个致命打击同时到来时,立人集团即轰然倒塌。”

温州立人集团欠巨债倒下同样凸显了中小企资金矛盾。

一份对2835家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9%表示“经常从民间高息借款应对资金周转”,47%称“偶尔为之”。半数以上的企业涉足过高利贷。而不可忽视的是,出现问题的企业大部分是涉足了房地产、矿业投机和更多的高利贷。

专家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并未完全开放,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从正规渠道远远无法得到满足,只能转而寻找其他渠道。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民间资本逐渐成为一股游离于银行金融体系之外的巨大资本力量。

有评论指出,通过民间高息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立人集团是有问题的,需要追责。但现在更要反思的是,为何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立人集团却无法更多地从金融机构获得正常贷款,而不得不在“民间借贷”这根钢丝上铤而走险?那些“不缺钱”的公司,为何就能在股市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融资,而得不到应有的约束?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之困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要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有关部门加强金融秩序监管,但更需要改革当前不尽合理的金融体制。”

也有网友对立人集团借贷危机评论说,现在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老百姓向银行借贷几乎没希望,原因是国家把借贷风险转给了担保公司或民间借贷公司,导致老百姓或是中小型企业对银行失去了信心。

有专家呼吁,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让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刻不容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