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评论
 

2012年2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启动内需需要新消费高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帆

启动内需需要新消费高潮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部需求这是一贯的,所谓“外贸依存度”70%是以讹传讹,为证明中国离不开出口导向和国际市场,这也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鼓噪。

以进口加出口计算进出口总额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进出口60%加工贸易,有重复计算,应扣除1/3左右。GDP低估,第三产业没有充分计入。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目前真实外贸依存度最多40%,而且不会再提高。

改革30年以来四次消费高潮,80年代初老四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黑白电视机为百元级;80年代后期新四大件———录音机、洗衣机、彩电、空调为千元级;90年代为通讯、装修、出租车、摩托车、电脑、打印机、音响等一系列产品,从千元级到万元级。21世纪前10年支持10%增长的基本内需,是汽车(10万元级)、住宅(百万元级)。后一个10年仍旧是普及新能源汽车和住宅,带动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同时新经济广泛发展,手机、电脑笔记本、物联网、生物药品等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带动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中国人将继续去海外留学,并开始海外旅游。

改变降价预期启动房地产业的真实需求

启动住宅消费的首要措施是降低房价。必须澄清几种错误认识:

1.以农民进城为理由,论证房地产价格仍会上升。

作为金融现象,未来中国土地供求紧张的因素,已打入目前的房地产价格。目前降价趋势已定,还需要一个快速下跌以改变降价预期。

2.认为只有一线城市会跌,二三线城市不跌反涨。

其实趋势只要形成,一、二、三线一起跌,如同熊市一来,高中低价股票一起跌,河南安阳房价已跌30%。

3.认为房价跌30%银行就亏损,再跌银行就垮台,地方政府没有税收,房地产业利益集团绑架了中国经济。这是耸人听闻。以中国的潜力和政府能力,完全可解决房地产业的问题,在泡沫经济刚开始的时候把它控制住。

4.认为房价跌50%居民还是买不起,所以跌价没有意义。其实,跌到一定程度如40%—50%,真实需求肯定启动,且只有迅速超跌才能改变降价预期。中国人的购买力不是按人均使用的,而是按家庭家族使用的,社会上已形成买房结婚的风气,男方家庭买房,女方买车,在长春这样收入偏低的地区,竟能承受每平方米一万元的房价,经济学家似乎又低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

年轻人一结婚就买房,不愿租房,肯定是超前消费了,可认为是房地产利益集团长期洗脑子的结果,但没一点社会基础吗?还是有的,这就是中国家庭还有储蓄。子女啃父母养老金和出国旅游费太没道德,但正是许多没道德的事在支持经济增长。父母不应节省旅游费用给子女买房,也没必要拼命储蓄用于养老。当大多数父母把储蓄给子女买了房,消费信贷普遍了,中国储蓄率降低了,如果社会保障还没完善,重大改革就不得不进行。

我在1994年就提出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划归社会保障基金,为什么至今没实现?就是因为家庭还有储蓄,房地产商想维持高价逼迫家庭把存款投入,才是极其不道德的,而且将从根本上打击家庭购买力。正确的目标应该是:大幅度降低房价以后,加以优惠贷款政策,吸引居民存款进入。

家庭储蓄本不应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为了实现世界经济平衡,需要人民把每家数十万存款拿来消费,国家就要拿钱建立社会保障,以解除人民后顾之忧。

可以预期,房价跌40%—50%,加上优惠贷款,住宅的真实需求就可启动。所谓真实需求,按照金融理念,不是自买自住,而是投资需求,就是买房租给别人或租给自己。投资回收期就是房价与房租之比,应该是20∶1,类似于股票市盈率。目前超过50∶1,不是房价跌就是房租涨。去年大城市房租暴涨已到租房者支付能力的极限,再涨就危及社会稳定。各地廉租房的建设可解决低收入阶层居住问题,同时就降低了市场租金。租金稳定下来,必定将房价向下拉。

2012年房地产市场应有急剧超跌,在金融学上叫做“超额过度调整”,只有超调才可以改变预期,造成拐点,启动真实需求。过几年涨上来再调整,2010年的房价就是未来5—10年的最高价格。有效打掉住房投机需求和涨价预期,可促使过剩资本和投机资本流向真实经济,投向科技进步。

以重大改革启动中国人民的内部需求

目前中国国有资产不算地皮,已经有110万亿之巨。如何使它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资产,一直悬而未决。右翼鼓吹私有化,极右翼在2004年鼓吹按照权力公开分配国有资产,已丧失影响力。近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造成国内资源价格上升,造成国有企业效益提高,于是扩大国有资产的左翼纲领又出现了。但市场经济不能容纳大规模的国企制度,难免成为庞大利益集团,利用权力破坏市场平等竞争秩序。

国家所有只是全民所有制形式之一,且不是最高形式,作为计划经济产物,只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可为主要经济成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公有制最高形式是社会所有”,现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时候了。

我在1994年就提出建议,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分期分批划归社会保障基金,当时为补偿下岗工人,现在为全体人民建社会保障,既不是国有化也不是私有化。最典型的社会所有制是基金,特别是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基金。这样做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左右,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改革的历史补偿原则,且有刺激消费的重大意义。

中国居民储蓄高达60万亿元人民币,大家不敢花钱是为了养老。如要促进储蓄进入消费特别是买车买房,就要解除后顾之忧,关键是国家承诺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才能把最大一块居民存款解放出来。依靠就业者按月积累社会保障基金是不够的,随人口迅速老龄化,老年人医疗费用是天文数字,按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根本无力支付。只有一个办法,从国有资产存量中直接划拨。按10年后16亿人其中4亿老年人口的需求,每人每月平均养老金2000元,全年24000元,医疗费平均每人每年6000元,共30000元。4亿人口需要12万亿元。如投资利润率10%,需120万元社会保障基金周转,才可保证每年12万亿元的消费支出,就是12万亿元总需求。

这方案之所以比小资产阶级的“按股份给全体人民分红”要好,不仅因为它具有社会主义甚至部分共产主义性质,覆盖全体人民包括农民,且因为有操作性,可在股市低迷之际,分期把上市公司的国有股直接划给社会保障基金,股市高涨时卖出,同时就成为平准基金,只赚不赔。每年划拨5万亿元,10年50万亿元,加上就业者按照存入部分,10年后形成120万亿元规模的社保基金周转,中国将彻底解决连发达国家都不能解决的人口老化后社会保障来源不足的问题。国有资产大规模向社会所有制转化,改革任务也就完成了。

如国家承诺为全体人民建立社会保障,并有足够资金补充,使人民信任改革不是不断剥夺他们,而是给予他们真正的利益,就可把储蓄拿出来消费。随人口老化储蓄率自然降低,我们需要的是在3年内把储蓄率降低10个百分点。目前60万亿居民存款不再增加,且有6万亿元进入消费,每年2万亿元。假设每年有0.6万亿元做购房首付,每套60平方米付20万元,就是300万套,1.2亿平方米。加上政府为低收入群体盖廉租房每年几千万平方米,中国房地产在降价以后将迎来新高潮。

这样的改革对股市将是特大利好。这意味着国有股不再上市,转变为社会保障基金,在全国人大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委员会,聘请专家进行运作,基金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监控,比国有资产分散经营更好防范风险。特别是作为股市平准基金,只赚不赔。

大牛市可创造财富效应刺激消费,也可为创新企业提供上市空间。股市与房地产不同,有提升技术的功能,不怕有泡沫。居民存款想大幅度降低,往往不是直接消费,而是在持续的大牛市中先进股市,赚钱以后把赚的钱花掉,因此只有大牛市把居民变成投资者甚至投机者,才能有效降低居民存款总额。

我们不要低估改革的潜力,这里只提一项,还有很多项。真正启动内需需要一系列高层次大改革,产生连锁效果,提升人民信心,恢复80年代那样的改革共识。

潜力是巨大的,但需要正确的改革把潜力发掘出来。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