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商业·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商业·管理
 

2012年2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脆弱的民间借贷链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凌林李延生

脆弱的民间借贷链条

泰顺县地处偏远山区,属于浙江省仅有的三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1年财政收入不到6亿元,排名温州区县倒数第二名,泰顺县人口有36万,年均收入不到2万元,但高利贷在这里做得却风风火火。

10多年来,立人集团在泰顺县如同“银行”吸存,显然在当地百姓眼里,立人集团比银行更有吸引力。

那么,立人集团为什么能长期靠高利贷维持不崩盘?立人集团高利贷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关系?

高利贷的罪与罚

记者调查,在泰顺县,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从商场老板到三轮车夫,从外出打工者到在家务农者,都直接或间接地跟立人集团有借贷关系。据知情人估算,立人集团案涉及泰顺县2/3的家庭。

实际上,从1998年泰顺县育才高级中学刚刚创立之初,因生源少,学校难以为继,时任校长的董顺生就决定以高息民间借贷解决资金,于此,立人集团开始跟高利贷结下“不解之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企业高息民间借贷,用以短期尚可,若作为长期经营之道,无高额经营利润支撑,必然只有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将雪球越滚越大予以维持,若新债不足以偿还旧债,企业就会面临崩盘的风险。立人集团也不例外,当其收入盈利不够归还借款的本息时,别无选择只有疯狂持续地进行高利贷来维持企业运转。

据了解,立人集团高息借贷中,大部分是以学校的名义进行的。立人集团旗下的育才学校包括泰顺县育才高级中学、育才小学、育才幼儿园、育才后勤部等开具借贷凭证。通过育才学校以社会公众对于教育机构的信任,收取社会不特定人高息存入的资金。

除此之外,立人集团对于育才学校的教职工,更是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方式,要求教职工每人最低存入20万元,如不存入存够就会被开除,并将存入资金金额与工资挂钩,存入资金越多工资越高,反之工资就低,导致育才学校的教职工成了立人集团高利贷的“重灾区”。这为立人集团最后的崩盘埋下了祸根。

终于,资金链出现断裂,无力支撑的立人集团崩盘。

立人集团独立董事雷小草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造成投资失败,一是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集团名下的许多房地产项目跌入卖不动的困境,资金无法回笼。二是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投资的煤矿产业,由于提倡节能减排,今年新出的“限产”政策严格控制了煤炭产量,今年仅100万吨,无法取得预期的回报。三是受温州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人心恐慌,民间借贷“资金池”枯竭,导致资金链断裂。

立人集团涉案金额之巨、涉及人之多,涉案时间之长是近年来少有的。

据泰顺县政府组织的工作小组初步统计,在政府部门有登记的债权人人数为四五千人,涉案资金22亿余元,而登记的债权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债权人、涉案资金尚未进行登记统计,涉案资金远远不止22亿元。

民间借贷成就浙商?

资金于一个企业而言,犹如血液之于人。立人集团一味地依赖民间高息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显然是导致企业最后崩盘的重要因素。但现在更要反思的是,为何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立人集团能在“民间借贷”这根钢丝上铤而走险?民间借贷为什么在温州地区如此盛行?

据央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已达到5%以上。以温州为例,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在浙江,95%以上都是民营中小型企业,都不是靠国家贷款做起来的。”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间借贷浙江很普遍,是民间借贷成就了浙商。陈俊说,“因为国家银行贷不到款,只有靠民间借贷。实际上,民间借贷越活跃,经济越发达,这是民情所致。”

高利贷的利息很高,有很大利益诱惑,但回报率越高风险越高。

陈俊认为,立人集团之所以能长期依赖高利贷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企业有实体,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另一方面,立人集团在当地办有学校,老板又是本地人,而且企业越做越大,大家就信任了,所以有很大的迷惑性。

陈俊分析认为,做实业跟办教育的思维是不同的。立人集团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跨界太大。立人集团是做教育的,又去搞房地产,去开矿。而立人集团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就会有很大风险,很难成功。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去支撑的,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一旦资金跟不上,就会垮掉,而民间借贷利息很高,利滚利,这样的高利息企业难以维持。”陈俊说。

民间借贷如一把双刃剑,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蕴涵巨大风险。

陈俊认为,让地下钱庄变成地上钱庄,让民间资本阳光化这是我们急于要做的事情。陈俊最后呼吁,对于这种民间借贷,不能动不动就对企业家套上非法集资的帽子,因为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生存确实很困难。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