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回归实体 银行行暴利之弊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回归实体 银行行暴利之弊端
 

2012年2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动荡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高度依赖利差收益的中国银行业似乎成为“暴发户”。“如果把存贷差稍微缩一点,这个利润马上就下来一大块了。”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反问,中国的银行很大,但是不是真的强?

“虚胖”的烦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志豹

“虚胖”的烦恼

王利博制图

2月10日,美国监管当局关闭了分别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的两家银行,至此,2012年美国破产银行总数已增至9家。

欧洲银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分析人士指出,不容乐观的业绩与更趋严格的监管,将令欧洲银行业在2012年将承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大的压力及考验。

近年来,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比起处于危难之中的欧美银行业,中国的银行业在规模、运营效益上都略胜一筹。然而,与长达百年历史的美国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在国际化程度、风险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迅速崛起

年后的这段时间,温州商人林春平成为金融界乃至经济界的一个焦点人物。林春平的“出名”源于他去年底以6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的一家小型银行大西洋银行。

美国大西洋银行创立于85年前,由犹太人控股,坐落于美国特拉华州,之前有20个网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大西洋银行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业普遍受到巨大冲击,这给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

据媒体报道,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计划在巴西收购一家银行,目前正与两三家巴西银行展开初步磋商。

而在去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斥资6亿美元收购了阿根廷标准银行及其两家关联公司80%股权。

可以预计,由中国银行业主导的国际银行业兼并重组,尤其是并购案将急速上升。

10年来,通过成批次地大规模上市,我国银行业已经解决了做“大”问题。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1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07.9745万亿元。

2011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按一级资本排名的2011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中,我国共有101家银行入选,较2010年度增加27家。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名列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银行业的业绩同样惊人:连续三年银行业经营业绩平均增幅超过20%,是全部上市公司板块中业绩增长最稳定最快的,也是领先全世界所有国家银行业的。

大而不强

在动荡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高度依赖利差收益的中国银行业似乎成为“暴发户”。

“如果把存贷差稍微缩一点,这个利润马上就下来一大块了。”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表示,中国的银行很大,但是不是真的强?

龙永图认为,这十几年,我国的银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还不能适应现在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不容置疑,我国大型银行与其他全球大型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全球化程度较低、国际业务关联度较低、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除中资银行外的全球前七大银行海外收入占比平均43%;而工、农、中、建四大行海外收入平均占比仅为8%,其中占比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有22%。

在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上,中国与美国也大为不同。

我国的银行主要是为大企业服务,因为大企业风险小,又是国有企业,既没有政治风险也没有经济风险,给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又麻烦,又有政治和经济的风险。

然而,在美国,商业银行是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除租赁业务、经纪业务、信托业务和养老金业务外,几乎所有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都由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简直就是“小企业金融服务之家”。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越是美国的大银行越更能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资产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占有82%的大额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其小额小企业工商业贷款占其全部工商业贷款的比率也达到16.9%。

由此可见,美国银行业的许多做法是值得我国去学习与借鉴的。“现在的金融产业,首先是在西方建立的,现代金融理论也是在西方建立起来的。”龙永图认为,不要因为西方出现了大的经济危机,美国出了大的问题,特别是美国金融界出了问题,就认为不需要向西方的金融业、西方的金融机构学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