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星火燎原式崛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城商行:星火燎原式崛起
似乎一夜之间,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城市商业银行多了起来,其称谓可谓五花八门。小李就是某城商行北京分行的一名行政工作人员。与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相同的职位相比,小李显得更为忙碌,原因在于小李还有拉存款的任务。
“每个月都会有指标,一年200万元的任务。虽然考核没有那么严格,但别人都拉到了,自己没有拉到,面子上过不去。而且奖金也和这个挂钩。”小李说。
小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银行每个工作人员都被要求拉存款,这是银行要求的。“我们没有国有商业银行那么多客户,必须得从它们手里抢资源。”小李说,“靠着‘全民皆兵’式的打法,银行才能立得住脚,不至于被其他城商行甩得太远。”
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处长张海川表示,目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约不到9万亿元,是2003年的6.12倍,现在总的市场份额大体是8.34%。利润指标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现在的利润接近900亿元,是2003年的16倍。资本利润率为21.88%。
包括城商行在内,国内大部分银行的利润来源仍然是信贷利差。这也是城商行拼命拉存款的主要原因———有存款才好放贷。
“短期拆借也是一种形式,利息更高,几天到十几天的都有,这是城商行一块利润来源。”小李告诉记者。
据了解,去年前三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全部同比上升。而且我国实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制度,比如一年期贷款利率是6.56%,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50%,而许多居民的个人存款为利息更低的活期存款,巨大的存贷利差构成了银行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灵活的经营方式
目前,已经有城商行涉足了投行业务。
东北一家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做的已经算晚的了。很多城商行在去年就做得风生水起,尽管是刚起步,但未来前景看好。”
在已上市的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制定了“大投行、大同业”的发展战略,欲着力推进以投行、融资顾问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自2011年起的3年规划中,南京银行亦明确提出要把投行业务作为战略发展重点,并在同年一季度通过南京本部和北京总部的职能划分与人员扩充,强化了投行业务的区域覆盖。
不过,眼下更多城商行仍将投行业务定位为传统银行业务的一种补充。“现在一年的营业收入在几十亿元,一般能赚五六百万元的投行业务已经算很多了。”某沿海省份城商行相关人士如是表示。
而据西部省份某城商行的一位高管透露,由于投行业务大都属于中间业务,没有投行业务的支撑,银行的中间业务将很难有大的发展。
此外,城商行的另一大利润来源是,不少银行将利息收入“转化”成中间业务收入。
有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有一家民营企业想贷款1000万元,按照与银行签署的贷款协议约定利息是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
看起来这个条件很低。“但这才算开始,后面有补充条件。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该公司还与银行签订了一份账户管理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必须在这家银行开具基本账户、存款账户、贷款账户三个账户,由银行进行统一管理,帮助其理财,而相应的‘账户管理费’会很高。其实就是变相提高利率。”上述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贷款定价比基准利率上浮30%是比较正常的价位;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一般为基准上浮20%至40%(不包括中间业务费用),资质非常好的大型国企,可以获得基准上浮10%,甚至5%的优待。
显然,那家企业并不在资质非常好的大型国企之列。
规模化经营+上市的冲动
“国内很多城商行都在酝酿上市,上市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各地的城商行纷纷在异地开设分行,也是为了寻求规模化经营。”小李告诉记者。
小李本身并没有金融专业背景,能够进入城商行工作,也凸显出城商行人才紧缺问题。
从2005年上海银行获批成立全国城商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开始到2011年,城商行异地分行新增近300家,其中仅2010年一年新增幅度就近40%。此前,城商行纷纷抢滩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线城市,而近来,重庆、武汉、长沙、南京等发达经济区域的二线城市,也已成为城商行异地扩张的新宠。
高额利润刺激着城商行“跑马圈地”的野心,城商行异地扩张已经屡见不鲜。
如果能够上市,在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融资之后,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冲动或将被全面激发。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已经上市的三家城商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均在全国7至9个重点城市拥有分支机构。
有专家曾公开表示了担忧,一些城商行疯狂扩张背后隐含的资产质量问题也令市场担忧。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城商行的资产质量较差。目前,不少城商行的实际控制人或重要股东仍是地方政府。虽然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较高,但基于现有的地方融资平台,其贷款风险只会更大。
尽管如此,仍然挡不住城商行的扩张步伐和对上市的狂热。上市意味着将有更充裕的资金进行扩张。
继2007年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集中上市后,城商行上市脚步暂停至今。这期间,越来越多的城商行提出上市融资方案。
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材料显示,目前共有10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向证监会发行部递交了上市申请,其中8家银行进入初审,6家银行在“落实反馈意见中”。
有业内人士分析,城商行出现在审批名单中,与这些银行的业绩密不可分。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商行总资产为9.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1%。继2010年之后,城商行总资产增幅再度居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
14家银行扎堆申请上市,更是引发了市场将被继续“抽血”的担忧。财经评论员叶檀日前撰文指出,14家地方银行至少通过IPO融资500亿元,加上上市之后的增发、配股、发债等再融资方式,从此生财无穷尽;且这些公司的控股股东们不会丧失控股权。地方商业银行的接踵而上,使股市成了地方金融机构甚至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