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回归实体·央企之做强做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回归实体·央企之做强做优
 

2012年2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强做优:央企的使命与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做强做优:央企的使命与路径

中铝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与力拓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西芒杜铁矿,获取铁矿资源量50亿吨;年产100万吨铜精矿的秘鲁铜矿项目获秘鲁政府的环评批准,2011年开工建设。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做强做优,几乎是所有企业的梦想和使命。

潮水会升起所有的船。作为共和国的脊梁,央企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研究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中有一个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所以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特别是超越国界的扩张,激发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济动机。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部长王志钢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企业才会做强做优。近年来,虚拟经济开展得比较红火,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实体经济体系。应该做好实体经济,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之后,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创新,在实施走出去上有所突破。

着手做减法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在国资委对中铝公司主业范围调整后,中铝的资源获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在获得新的铝土矿、铜矿资源的同时,铁矿石、煤炭等实现从无到有。2010年安排投资191亿元,主要用于结构调整项目,改造存量、优化增量,促进产业升级,取得阶段性进展。

如果说大意味着规模,那么强则是效率。

假如所占有资源提供的回报率不能高于资源的成本,那么占有的资源就会变成包袱,并且所占有的资源越多则包袱就越大。

以此来判断,央企在拥有相当规模的同时,它可能是优势,但也极有可能是包袱甚至是一个较大的包袱。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强做优主业对于中央企业来说比较迫切和重要。央企回归主业,不仅仅是为了经营风险控制,而是央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

“虽然企业一直在提转型升级,但每家企业的产业范围都相对比较庞杂,这就让转型升级无从谈起。这是本源问题,决不能忽视和回避。”祝波善表示。

“过去几年央企一直在不断地做加法、不断地扩张,而现在应该考虑在一些领域里开始做减法。”祝波善认为,央企不应该进入的领域,央企应该主动退出或者是将其推向社会,进行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大而不强、大而没有竞争力、大而没有持续发展能力是央企从长远发展角度审视面临的隐忧。”如果仍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对于竞争力有效提升往往不是起到正面的作用。

该剥离的业务、资产就应该推进剥离掉。祝波善表示,很多转型升级是在做减法中实现的,往往不是在做加法中实现的。这应该是根本的指导原则。过去央企一直在做加法,很少、甚至没有做过减法,而目前国内外的环境逼迫企业必须做减法,不做减法就不能更好地做强主业,也就不能做好实体经济。

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在国资委对中铝公司主业范围调整后,中铝的资源获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在获得新的铝土矿、铜矿资源的同时,铁矿石、煤炭等实现从无到有。2010年安排投资191亿元,主要用于结构调整项目,改造存量、优化增量,促进产业升级,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王志钢看来,目前中国企业的发展从世界角度看,还只是类似于早期的农民企业家的发展阶段。

“实际这个词有点贬义。”王志钢解释道,农民企业家给人的印象是有钱,能吃苦耐劳,但缺少固有唱得响的技术,没有发展后劲,害怕到陌生的环境发展。从世界视角看今天的中国经济就类似于这种,如何改变,只有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世界级企业并不是量的堆积,而是一种发展质量的体现,是竞争力的提升,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央企距离世界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祝波善说。

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很关键,如果企业不进行体制改革,很多方面都将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变,就变成了空谈。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其他的一些调整更多是策略层面的问题。在推进改革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核心,其次是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真正发挥好董事会的作用,只有董事会作用发挥到位,才能更好地把控每家企业的发展方向。此外,改革央企内部人事制度。祝波善认为,在这方面央企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定义优和强成立只有15年的中国机械集团,作为一家年轻企业,2010年进入了世界500强。在“十二五”开局第一年,2011年又交上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900亿元,利润接近80亿元,进出口总额实现首次超过100亿美元。

什么是优,什么是强?

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看来,优和强的企业首先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管控到位。其次要有战略和流畅高效的组织架构。再次要有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要有较好的履行社会服务。“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才可以称得上做优做强”。

“能够做强做优的企业首先是主业突出,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一定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第二,要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的技术和品牌。第三,要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的能力。要国际化,必须走出去,有国际化经营的这种能力和人才团队。第四,要提高竞争力。首先是能和国际这些做优和强的企业能够对标。此外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国际化经营的话,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前表示。

达到优和强的标准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百年企业、年轻企业都有可能实现。

成立只有15年的中国机械集团,作为一家年轻企业,2010年进入了世界500强。在“十二五”开局第一年,2011年又交上了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900亿元,利润接近80亿元,进出口总额首次实现超过100亿美元。

这样一家有1/3业务在海外的企业,是如何完成令人满意的成绩呢?掌门人任洪斌表示,国机一直遵循有机成长,食品都希望吃有机食品更健康,企业也是一样的。从来没有把进入世界500强作为企业的目标,世界500强的目标实现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通过催肥盲目扩大规模实现的。

“国机要继续按照有机成长、有质量地成长方式和方向努力和发展,三年再造一个新国机实现以后,2012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定位国机集团要有质量地成长作为新的目标,向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任洪彬认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很高,如要主业突出,治理结构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以及比较好的同行业的综合指标保持先进,还要具有良好的形象和要有影响力等特征。

专家表示,事实上,优和强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只是在特定时期“强”被赋予了大的概念。世界500强从某种意义来讲是按照企业的销售额来确定,实际是世界500大,强和优在特定场合是有所区别。“优,首先要技术优,其次要品牌优”。

祝波善认为,央企回归主业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客观地讲,央企的社会形象与其这几年的发展是不同步的,通过回归主业,“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此提升央企的社会形象。

不变应万变“企业应该以变应变,同时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中国机械集团总裁任洪斌认为,企业应围绕着自身主业,比如实现质量的增长应该任何时候都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企业要做具有竞争优势的,有自己实力的部分,以不变应万变。

企业如何提升,专家普遍认为,质的提高是关键。

企业做强做优离不开国际化,央企近年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知名度明显提高。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中国有色集团等企业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全球战略,中建、中铁工、中铁建等企业积极承建国外高难度工程项目,南方电网成功启动了向越南、泰国、老挝送电,中国网通完成了中俄、中蒙、中越光缆及传输系统建设等。“十一五”期间,武钢敏锐抓住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调整的时机,以较低成本投资开发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国的6个铁矿石项目,锁定权益矿资源近60亿吨,每年可获得优质铁矿石6000多万吨。

中铝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与力拓合作,联合开发几内亚世界级的西芒杜铁矿,获取铁矿资源量50亿吨;年产100万吨铜精矿的秘鲁铜矿项目获秘鲁政府的环评批准,2011年开工建设。

王志钢认为,央企实现质的提高,必须做到两点,首先是创新,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把国民创新牢牢注入企业基因当中;其次是走出去,到一个陌生环境也就是到国际上参与竞争,在世界环境中布局和进行资源配置。“如果把创新和走出去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中国就可以跨过农民企业家时代,就可以从土豪变成绅士”。

“企业应该以变应变,同时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中国机械集团总裁任洪斌认为,企业应围绕着自身主业,比如实现质量的增长应该任何时候都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企业要做具有竞争优势的,有自己实力的部分,以不变应万变。

真正的创新应该是针对目前或未来的外部环境或自身状况的变化而实施的有目的的变革。创新必须是有意识地以开拓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需求为目标的活动或行为。有了客户意识、客户需求目标,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在各种方面进行相应地变革,因为客户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而要适应需求的变化进而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必然要进行不断的变革。对于在市场中发展的企业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综观世界500强企业,知名的跨国企业除了有规模,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有竞争力的业务甚至其业务在引领行业的发展。

日本丰田等世界级汽车公司,它们不仅在汽车产量及营业收入上有骄人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它们掌握着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技术,是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更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引领者。中国近几年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也出现了一汽、上汽、东风等重要厂商,并且也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但它们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完整车型的开发能力,它们更多的是利用全球知名汽车厂商的技术进行汽车的生产装配,其生产能力及发展前景受制于他人。

就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来说,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知名品牌的产品还比较少。

做企业分三个阶段,李维安说,第一个阶段做大。第二阶段做强做优。做强做优便于管理和机制,同样人财物情况下,企业的效率、企业的产出得强优。第三阶段是做活,有活力。

专家表示,2003—2010年可谓是央企走过了一个以追求规模为目标的扩张阶段。“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应该步入以追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为目标的质量提升阶段,以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来扩张规模,据此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回报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