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加入用工争夺战
一年一度的春节后用工荒已成常态,龙年又出现新迹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一年一度的春节后用工荒已成常态,龙年又出现新迹象——中西部加入用工争夺战
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如何留住人、用好人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CNS供图
新春伊始,“用工荒”不约而至。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东莞、深圳等地了解到,春节后用工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工厂大门前、劳务用工市场以及满大街的招工广告,似乎表达着企业求贤若渴的心情。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开始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在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西部经济发展迅速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促使劳动者明显“回流”的情况下,东南沿海用工情况形势更加严峻。
东莞用工荒再现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发现,连日来在东莞一些人才市场及常平土塘工业园、长安振安工业园等地用工荒再现。“急需大量普工”、“粮期准”……常平、长安等城镇的一些工业园区,招聘广告随处可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用工荒”来得早、来得猛,缺口较往年激增。春节后东莞缺工最严重的是电子、家具、制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线上的普工。
有一家名为泰和的电子厂在厂门口支个广告牌,上面写着招聘的工种及人数。据负责人张小姐介绍,她从早上8点多就一直坐在厂门口等待来应聘的工人。“你看都快12点了,3个多小时只有不到10个人来,而且大多数还是来了解情况的。”
张小姐还告诉记者,她们厂高峰时员工五六百名,但现在不足300名。随着最近一段时间订单数量回升,工厂还缺百十来号人。
春节后,东莞人力资源部门也已经安排了大量招聘会等待返莞的外来务工者。据东莞市就业管理办公室主任萧欣欣介绍,从2月4日到3月10日,有48场招聘会分别在全市32个镇街轮番举行。
在东莞经营多年人力资源业务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郭经理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今年东莞“用工荒”比往年来得猛。“一般招工单位都急需制造业类的普工。还有不少企业急需技术工种,我们往往只有需求量的1/3不到。”“从这几天的情况看,今年很多企业将面临用工缺口难度更大、周期更长的问题。”郭经理说。
东莞市佳圆电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沈先生告诉记者,该厂提供的招聘条件包括“比其他厂高出一到二百元,报销车票、提供带薪年假、带薪婚假、产假。”虽然条件优厚,但这家公司仍旧处于缺工状态。
据了解,拥有15000多家外资企业的东莞,制造型企业占极大比例。东莞人才市场最新消息称,东莞目前至少紧缺3000名高级模具人才,以致出现“月薪8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20万元招不到模具技工”的现象。
劳务输出大省亦现招工难 “如果找不到工资3500元以上的工作,我就准备回家,反正这次来东莞,我带的行李并不多。”在东莞常平镇一家招聘会现场,25岁的四川籍小伙姜明看着一行行的招工信息一边对同行的老乡说。
姜明在东莞、深圳、珠海一带辗转打工3年多,他表示,“这次回老家过年,我们有三个老乡都不准备过来了。我们县里的工业园有很多工厂,干得好的话,工资2500元以上,比这边少不了多少。其实结合平时花销计算,差距并不大。”“昨天我们老乡还给我来电话,老家有个厂想让我去做主管。”
姜明还告诉记者,回家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之间谈得大多是哪里工资高,哪里有发展,然后三五成群的一起去。
据记者了解,除务工主体发生深刻变化外,随着产业转移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政策,中国经济地图悄然改变,用工荒由东部沿海地区蔓延至中西部,原来的劳务输出地区中西部历史性地出现了用工荒。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湖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
于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沿海地区展开争抢农民工。
春节刚过,原本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挽留返乡农民工。政府和企业想尽办法,除了在客流密集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围追堵截”,还送工作上门。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春运期间,湖南浏阳组织4辆大巴到深圳免费接农民工返乡。工人抵达浏阳后,被拉到当地工业园区参观体验,并参加现场招聘。春节前,在记者加过的一个深圳打工者QQ群,就多次接到过组织者“免费坐政府大巴回湖南”的通知。
在湖北武汉,往年到春节后才开始大规模招聘的服装企业,年前便启动招聘工作。有的工厂尽管提出加薪三成的优厚条件,但还是难招到一线员工,有企业甚至主动前往东部沿海地区挖“墙脚”。
在对多位打工者的采访中《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工资低物价高,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再加上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及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农业对劳动力吸引力日渐增强,更多的农民开始选择“回流”返乡。
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民工争夺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分析,随着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逐步改善,产业工人“回流”会更加明显。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车伟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加速,且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从经济增长来看区域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多,给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东西部打响“留人”争夺战
张车伟指出,2012年“招工难,用工荒”不仅会继续存在,程度也会加剧。
春节后集中显现的“用工荒”,让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中小企业感到压力空前。
为了吸引员工,缓解用工不足,中小企业老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一些企业通过加薪直接提高员工待遇,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留住”老员工的心。更有企业为了促进员工及早返厂,特意将年终奖金留到年后发,还对返厂的员工给予现金奖励。
有的企业采取“老乡带人有奖”方法,如果老员工能带老乡来厂上班且干满一定时间,便给老员工一定数额奖励。
东莞常平汽车站附近创一劳务公司的李先生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如果能带一个人到工厂上班,干满三个月,即可奖励500元,当场兑现。”
除此之外,有的企业还大打“温情牌”。东莞伟力电子厂一名张姓员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春节后工厂发给每名员工二三百元不等的“开工红包”,“钱虽不算多,但员工心里很温暖,感觉这是工厂对自己的重视。”
“我哥哥也在东莞做工,他们厂还规定,如果不回家过年,对前来探亲的员工亲属可报销来回路费呢。”张姓员工说。
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认为,应对“用工荒”,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营造好“留人的软环境”。
广东农民工代表胡小燕认为,要从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革,才能留住农民工的心。应在户籍制度、福利保险制度等方面实施改革,给与进城务工农民工与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相等的权利。
据了解,自2007年起,东莞上千万外来工有了一个响亮的新称谓———新莞人。“新莞人”称谓浓缩了一座城市对外来建设者的包容和人文关怀。
近年来,为了留住新莞人员工,政府举办各类产业培训班,给予培训补贴,帮助新莞人员工在岗位上成才。而为了应对年后出现的用工紧张情况,政府和企业都早早地做了预案。
《中国企业报》记者还了解到,2011年东莞启动1.2万名外来工积分制入户政策,想方设法解决新莞人子女的读书问题,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记者从麻涌镇新莞人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麻涌镇新莞人积分制入户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全年共有3批115名新莞人获得积分入户资格。
针对企业“用工荒”严峻形势,东莞当地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企业到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招工,直接挺进劳动力源头“拦截”普工。2月2日到5日,“春风行动·2012年珠三角名企河池普工专场招聘会”在广西河池举行。主办方将此次招聘会形容为“西部劳动力掘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