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8版:河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8版            河南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树声:引领义海能源嬗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唐学成本报记者王少华

马树声:引领义海能源嬗变

马树声董事长(前右二)陪同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前右三)在义海视察

由一个最初注册资金只有900多万元、年产原煤4万多吨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注册资金2.1亿元、年产原煤600多万吨、品牌价值12.18亿元、经济总量名列青海企业50强第15位的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从可能要被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吞并到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欣然题字“高原明珠”———9年嬗变,河南义煤集团青海义海能源公司是如何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的?

义煤集团副总会计师,义海能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树声一语道破玄机: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进取”的义海企业精神创造了奇迹,铸就了“高原明珠”!

6.3级地震考验,创造无重大伤亡奇迹

2008年11月初,马树声从义煤集团非煤产业部长调任义海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义海)总经理,随后担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几天后的11月10日,海西州大柴旦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大煤沟矿区距震中只有10公里,119名矿工被困井下,送、变电设施受损严重,输煤皮带长廊、进风口、职工餐厅等生产生活设施多处墙体开裂,巨大的地震灾害也给这位刚上任的企业掌舵人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

此时,马树声正在距离大煤沟140公里的公司总部召开安全办公会,看到被震落在地摔碎的茶杯,剧烈摇晃的日光灯,他首先想到的是同志们的安全。“你们先撤!”多年的企业领导工作已经使他养成了遇事不惊、沉着应对的能力。目送着一个个飞速撤离的与会人员,他依然冷静地坐在桌前,不停地用电话向省、州政府有关部门、义煤集团领导报告灾情。指示大煤沟矿负责人科学施救,动用一切设备、人员以最快速度“全力以赴确保每名井下人员的安全”。同时,火速调集人员、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矿区。由于部署周密、指挥果断、措施得力,不但使矿区干部职工家属、正在施工的各项目工地参建人员迅速得到妥善安置,还创造了井下119名矿工无重大伤亡的奇迹。

时间就是效益。为尽快恢复生产,确保按时完成生产计划,大煤沟矿井下排险、通风供电、巷道清理、设备修复,地面生活基础设施,水、电、路、维修等灾后重建工作争分夺秒地快速推进。公司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完善、矿区环保治理、环境绿化、职工生活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设计实施、市场调研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每天汇报会、协调会、工作落实检查会一个接一个……在马树声的科学调度和指挥下,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大煤沟也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复产达产。

实施“外树形象”战略,树立品牌地位

2009年以前,义海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司前期在青海的发展一直不是很顺利。比如投资问题、基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合作基础的动摇,以至于在2008年初,义海还深陷被一家民营企业整合的尴尬境地。马树声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义海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定位没有确立住。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外树形象”战略。

一是利用好“11·10”大柴旦地区6.3级地震引起政府社会关注的时机。经过精细策划组织,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原省长宋秀岩、现任省长骆惠宁等领导到建成的青海省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大煤沟矿进行视察指导,一下子提高了义海在青海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后来,又在此基础上邀请各层次各方面的领导和朋友来义海参观、指导、交流。义煤和义海做事的水平、气魄以及义海人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地展示,义海也因此交了一大批朋友,从而基本解决了在青海决策层面的关系和发展氛围问题。

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矿井建设”,使青海省煤炭企业的形象因为义海而大大提高了档次。到过义海的人都知道,大煤沟矿是按照“青海第一,全国一流”的档次建设的。近几年来,义海公司没有停止“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一直引领着青海煤矿的形象和档次。2009年7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视察后欣然题字“高原明珠”。

三是积极投身公益事业。2008年,义海公司启动了青海省最大的长效助学项目———义海能源春暖工程,使海西州126所学校4万余名中小学生告别了冬日的严寒。并且,这一工程目前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树立了“爱心义海”的良好形象。

出资230万元,建成了天峻县人民医院爱心广场;在“百企联百村”活动中,投资170万元帮助当地农牧民修路、建设供水设施、扶持藏族牧民发展特色养殖业;数次赞助青海省各个层次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举办“义海杯”全民健身乒乓球比赛。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公司先后为青海省各类公益事业捐资达8000多万元。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当地藏族群众急需救援的时候,义海在第—时间派出了由39人组成的矿山救援队,携带现金和价值130多万元的煤炭等各种急需物资昼夜兼程,千里驰援灾区,为受灾藏族群众抢救保险柜、玉石、首饰、汽车等各种物资价值560多万元,搭建300顶帐房,使3000多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作为河南省及全国煤炭系统第一支到达海西州灾区的救援队伍,得到了青海省各界的高度赞扬,并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表彰,被命名为“民族团结模范”。

“五特”义海精神,汇聚成企业发展动力

义海总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其下属的大煤沟矿和木里矿,分别位于海拔3500米的柴达木盆地千里戈壁无人区和海拔4200米的高寒草甸牧区。

马树声说:“海拔3500米和4200米是啥概念?这样说吧,空气中氧气含量分别相当于东部平原的80%和75%,相当于在东部平原背负25公斤和35公斤的重物行走。”他说,大煤沟矿方圆150公里是戈壁荒漠,杳无人烟。木里矿条件更为艰苦,那里高寒缺氧,一年四季雪花飘飘,年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冬季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40度。

“在这种环境下创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做支撑,生存尚且困难,发展更无从谈起!于是,我们一来就提出了‘扎根海西、心系青海、回报青海’和‘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口号,之后经过认真地总结和提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进取’的义海企业精神就出炉了。”马树声说,义海精神的提出,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既涵盖了义海人目标价值观的追求,又昭示了义海人所处的独特的工作生活环境。

“义海文化是中原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的融合。中原文化的厚重、高原文化的博大、草原文化的辽阔是滋养义海文化的沃土。”这是马树声对义海文化下的定义。

2009年3月,《义海人》报应运而生。经过2年多的发展,《义海人》报日臻成熟,目前已成为人们了解义海、解读义海的一个窗口。

自去年以来,义海公司组织出版了《义海扬帆》系列丛书,计划10卷,目前已出版诗歌卷和散文卷2卷,书法卷、摄影卷正在征稿中。诗歌卷的出版,在青海省引起了轰动。是啊,在一个1000多人的企业里,竟然有近百名职工能写诗、会写诗,简直不可思议。

马树声说,矿区地处大山深处,我们改变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就改变心境,让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于是,性能一流的音响设备购进来了,职工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建起来了。一、三、五“卡拉OK”,二、四、六跳锅庄、歌咏比赛,图书室、娱乐室天天免费开放,每个职工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他们纷纷告别了麻将桌、酒桌,主动加入到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中。两矿机关、各车间、队文化学习组,书法、摄影、文学创作、歌舞和“五小”活动小组活跃起来了。定期举办书法摄影、歌咏比赛,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使煤炭生产一线职工学文化、学技术、搞革新、搞创作成为人人参与的新时尚。

三流企业靠经验,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在谈到文化的作用时,马树声说:“在义海发展史上,文化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凝聚了人心,解决了初到高原的‘水土不服’问题和生存、发展、跨越各个阶段的工作动力问题,而且规划了未来,解决了义海的发展方向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公司的管理层次。”

“不超百亿绝不还!”谈到义海的发展愿景,马树声胸有成竹:煤化结合、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千万吨矿区、百亿元义海’的宏伟蓝图!”

企业档案

义海能源公司是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在省外投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2010年在青海省企业五十强中列第十五名,2011年原煤产量突破600万吨。所属大煤沟矿是青海省唯一一座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唯一一座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河南省唯一一座省外精品五优矿井;木里煤矿是青海省唯一一座一级质量标准化露天矿井。义海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的“义海能源春暖工程”公益项目,先后荣获“青海省最佳慈善项目奖”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公司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树声,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新闻人物、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最佳职业经理人,河南省管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马树声还被选为青海省书协副主席,并作为青海省文化界的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八届文代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