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丝绸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丝绸中国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永元:丝绸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何芳

杨永元:丝绸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我国茧丝绸行业的转变一定会以成功收尾。只不过,任何一件事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杨永元这样表示。

12月6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丝绸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刚刚从恒天集团董事职位退休下来的杨永元又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国丝绸协会新任会长,根据新修改的《中国丝绸协会章程》第二十四条第3项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65周岁的规定,现年60岁的杨永元将任期到2016年。

在换届选举结束后,《中国企业报》记者对杨永元进行了采访。

《中国企业报》:“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面临着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您能否为我们分析一下,当今我国的茧丝绸行业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杨永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茧丝绸行业的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曾经的一些高档丝绸生产国的茧丝绸业开始大幅萎缩和转移:一是以意大利、日本等国为代表的高端丝绸产品生产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转移;二是以中国香港地区为代表的丝绸服装生产向本土转移。这样一来,就对我国的丝绸行业提出了一项重大课题,世界要求中国不再只是中间产品提供商,而需是终端商品生产商,这就是目前我国茧丝绸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转折。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我国茧丝绸行业在这条转变道路上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对这种转变是否有信心?

杨永元:首先,我对我国茧丝绸行业的转变充满信心。现在看来,我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开始转做终端产品,并且也已经诞生了一些很好的丝绸品牌,在各大知名商场均设有专卖店,而国内的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丝绸;同时,我国的茧丝绸行业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在世界上都拥有很大的名气,所以我认为,我国茧丝绸行业的转变一定会以成功收尾。只不过,任何一件事情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目前来看,我认为在这条转变道路上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有两点,一是政府对我国茧丝绸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二是人才的稀缺。

如何设计款式流行的服装以及创造知名的品牌,是摆在我国茧丝绸企业和整个行业面前的最大挑战。

《中国企业报》:面对这种困境,中国丝绸协会将如何帮助茧丝绸行业、企业克服困难?

杨永元:未来,协会要对国家的政策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告知企业,为企业做好信息的搜集工作,还要号召企业积极参与纺织行业各种类型的展会,使企业通过参展的方式结交贸易伙伴,搜集信息,扩大眼界,跟上纺织行业潮流。

《中国企业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您就任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有何感受?

杨永元: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行业、企业都对协会给予很大期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折期,无论是行业还是个人,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必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关键5年,我要很好地利用这5年时间,深入研究行业发展中的大事,为行业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中国企业报》:您将如何具体领导协会工作,为整个茧丝绸行业的转变作出贡献?

杨永元:首先要走到企业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所需、所想、所求。另外,2012年我希望在行业中推出一些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和知名企业家,通过这个抓手激励整个茧丝绸行业创品牌,生产终端商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企业报》:协会组织开展哪些活动来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建设?

杨永元:协会将不定期举办一些类似于经济形势分析发布会这样的活动,将政府发布的最新政策和整个行业的行情通过发布会的形式告知企业,并对这些政策和行情作出专业的分析报告。同时,协会还会经常举办一些评选活动,比如每年评选出丝绸企业100强,向消费者推荐优秀诚信的丝绸企业或品牌等多种形式,扶优帮强,唱响行业主旋律。

通过评选的方式提升优秀企业知名度,也鞭策那些“落后”企业快速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