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回归实体 思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回归实体 思想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三年前在媒体上开设“工业精神”专栏,到目前决定回归“工业哲学”理念,丁未坦言,当时“工业精神”的说法是向现实妥协后的提法,本意还是工业哲学。
  “工业精神的本质,就是工业的本质,即哲学。无论是欧盟提出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还是美国提出的新美国制造,都是在这个本质性框架内,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整体性发展。”

工业精神的关键是观念更新

访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丁未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访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丁未工业精神的关键是观念更新

到底什么是“工业精神”?

对于正处在升级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企业能否借助“工业精神”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构建新的增长体系?工业精神,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崛起又具备哪些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当前,我国众多的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实施并推动“工业精神”理念的条件和要素?

日前,作为在国内较早研究“工业精神”的专业人士、北京含弘工业智库创办人丁未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披露了他近年来对欧美经济发展走势研究以及中国企业发展现状的思考成果。

工业精神本质是构建体系框架

“我已经放弃了‘工业精神’的提法,还是想直接用‘工业哲学’来表达,这更合乎我的本意”,丁未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11年我飞行了近十万公里,基本看了欧盟和美国的经济现状,我认为工业精神的提法具有世界性”。

从三年前在媒体上开设“工业精神”专栏,到目前决定回归“工业哲学”理念,丁未坦言,当时“工业精神”的说法是向现实妥协后的提法,本意还是工业哲学。“工业精神的本质,就是工业的本质,即哲学。无论是欧盟提出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还是美国提出的新美国制造,都是在这个本质性框架内,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整体性发展。”

近年来,“工业精神”在国内企业界得到的响应并不多,也没有形成关于工业精神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对于“工业精神”理念表示听说过,但对于这一理念的内涵以及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企业发展和未来成长的推动性作用并不了解。甚至,一些企业还将“工业精神”变成了技术概念和炒作口号。

丁未指出,“当前,我们的企业还局限于以问题作为对象,这样的后果就是寻找一个个不同的解决方案。不论是短期还是相对长期的解决方案,本质上都是不同的应付措施而已。从抽象层面上说,工业精神的本质就是从整体和源头上去寻找根本性的出路,构建一个工业体系的框架。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就需要工业的整体集成,不仅是技术、工程应用还包括各式各样的构想、设计与服务”。

中国企业在经历了短短30多年的发展后,突然面临着来自全球一体化的竞争挑战。一大批企业一方面迫于未来发展的压力,需要通过加大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持续建设和投入,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迫于当前市场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必须要通过价格战、规模化扩张、跑马圈地,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冒进,忽视了对于未来市场竞争体系的布局。系统性布局和工业体系框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短期的投机心理和快钱效应的冲击下,遭遇了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丁未坦言,“工业精神的实现条件,首先就是观念的更新,这是这一理念的价值所在”。日本欧姆龙公司创始人立石一真,不只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商人、还是一位社会评论家和造诣深厚的艺术品鉴赏家,他所领导的欧姆龙公司的成功关键正是在于将技术与科技进行整体性的发展,并形成了鲜明的企业和人的经营哲学。同样,日本丰田汽车的创办人之一石田退三,对于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独到理解和实践推动,也为全球企业在“工业精神”的实践过程中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推广工业精神任重道远

“可以说,中国国内的企业还没有出现具备工业精神的企业,现阶段只具有商业属性。对于一家伟大的企业来说,是不会考虑竞争性的问题。伟大的企业,不是建设别人而是建设自己。企业的商业属性在本质上还是为别人服务的属性”,丁未丝毫不掩饰其对于当前中国企业的“工业精神”发展和实践现状的看法。

对于一个可以推动国内企业成为“全球伟大企业”的工业精神,尚处在发展初期的众多国内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推动这一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却还没有找到如何实施的突破口和方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陷入红海市场后,又提出了“蓝海市场”的发展战略。

对此,丁未指出,“无论是蓝海,还是红海,都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无论是当前的互联网经济概念,还是云经济概念,都只是发展表象,核心则是从原子时代向量子经济时代的跃迁,中国的企业必须要建立适应量子经济时代的工业架构,这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根本”。

当前,一大批已获得并占据相当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他们并不真正关注产业变革,而是停留于只有市场的推广和营销花样的翻新。但一些新兴企业和新生的技术力量,却试图通过更加全面的技术创新和系统创新,来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此外,一些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只关注商业品牌和即将过时的技术框架,甚至根本没有技术含量的原始资源。两股“新旧力量”者之间再度产生了冲突。

丁未指出,“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工业精神就是企业人,以企业家、员工和其他关联个体的自我个性化成长,摆脱对外界的依赖性,建立面向下一代技术和工业体系”。《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面对越来越快的技术创新升级引发的产业新革命,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全球化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一大批企业提出了构建“独立、自主扩张”的竞争体系目标。不过,这条道路却是漫长而异常艰难。

“事实上,正是漫长而异常艰难道路才真正体现出工业,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的价值魅力”,丁未如是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