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回归实体 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回归实体 金融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商业银行近日纷纷表示,2012年将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信贷资金更好地投向实体经济。
  相比较于国有大型银行,一些规模稍小的银行则把目光放在了中小企业身上。

政策助力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改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政策助力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改善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态,金融业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2012年更要注重在信贷结构上,体现对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实体经济的支持,要能够支持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CNS供图

尽管受困于资金不足,但李学智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在锂电池制造领域,李学智的公司已经握有5项专利,但受困于资金缺乏,作为总经理的他只能关闭在安徽的工厂,转而向江苏发展。“江苏有合作伙伴,融资环境也更好一些,现在正在等设备。其实安徽的工厂只要有200至300万元的融资,我也不会搬走了。”李学智1月12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尽管要搬迁,李学智仍然对制造业的前景表示乐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的讲话使李学智认为今后融资要变得更容易一些。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表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此前,温家宝到湖南省调研时说,中央已经明确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因时因势进行预调微调,要有紧有松、有保有压,关键是钱要用对地方,要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结构调整。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了中国政府支持实体经济的决心:中国去年12月份贷款及新增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双双超过预期;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11月份出现收缩,但12月份开始回升,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0.3,表明制造业活动正在止跌回稳。

清晰政策信号让企业受惠

事实上,在温家宝反复提及金融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之前,企业已经有所收获。

李学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公司直接从政府方面获得帮助还是有些困难,但从银行方面获得贷款要相对容易一些,尽管只能是小额贷款。

但李学智之所以还要搬走,是因为东部地区的融资环境和融资难度好于中西部地区,“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去呢?”李学智说。

相比较于小企业转移过程中求生存的策略,国内大型企业获得的支持更大一些。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山钢集团在获得了金融业支持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山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3年来,山钢集团积极稳妥地推进钢铁主业资产重组,济南钢铁与莱钢股份两个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案获得国家证监机构审核通过,正在设计山钢股份公司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为提升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水平,在资金中心的基础上,申请筹建财务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即将开业运营。实施产业调整重组,对所属242户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优化。通过重组整合,集团化运营优势逐步显现,市场话语权和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

在这样的支持力度下,山钢集团去年生产钢2380万吨、铁2490万吨、钢材2280万吨,列2011中国企业500强第73位,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列第八位。

在央企层面,来自银行业的支持使央企在壮大的过程中有了底气。

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曾明确表示,中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五矿集团将进一步推进与交通银行的全面合作。

在此背景下,中国五矿集团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深化的去年,全年利润总额仍突飞猛进,并首次突破百亿,达127.65亿元,同比增长达98.47%。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把扶持层面表达得更为清晰: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有专家公开表示,“扶”体现在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控”体现在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在“有扶有控”的指导下,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服务贸易类、生物技术类、建材工业类等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更进一步指明了金融业应支持的方向。

有专家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有实体经济引导,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取得双赢。

五大商业银行表态支持实体经济

Misys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饶谿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Misys公司也正在探讨供应链融资的可行性,希望能为供应链下游的企业提供服务。目前正和国内两家银行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公司新成立的北京研发中心也将在这方面发力。

Misys公司此前更多的业务来自金融服务领域,主要客户为银行,其在中国的银行客户超过了40家。饶谿的这一表态也显示出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高关注度。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这五大商业银行近日纷纷表示,2012年将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信贷资金更好地投向实体经济。

工商银行等几家银行表示,2012年将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

相比较于国有大型银行,一些规模稍小的银行则把目光放在了中小企业身上。

记者从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了解到,该行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由于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的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信贷额度、业务产品、体制建设等方面。”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业务中心总经理赵可表示。

此外,金融系统的高层不断表态支持实体经济,更使企业吃下“定心丸”。

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走访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时强调,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信贷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确保信贷资金有序流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态,金融业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2012年更要注重在信贷结构上,体现对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实体经济的支持,要能够支持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仍旧感到很困难,这需要在结构上采取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周小川还把服务业纳入到了实体经济的范畴。

重回实体经济时代

李学智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坚信自己研发的锂电池是有产业前景的,融资困难只是暂时的,作为新兴产业,谁先进入,谁就将获得一席之地。

这也是李学智始终不愿意离开这一行业的原因。

而北京一家中型制造类企业负责人马学文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能够感受到贷款的难度在下降。

“原来国家政策偏紧,导致企业贷款非常困难,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根本拿不到贷款。现在已经开始有银行的工作人员上门主动沟通了。”马学文说。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在国家层面明确表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前,国内多家银行已经有所耳闻,并开始选择自己认为的优质客户。

此前国家领导人的密集调研也表明,中央上下已经形成了一致共识:让中国经济重新回到实体经济的轨道上,重新回归制造业基本盘。

“这是个积极信号,使公司发展更有信心,尽管现在制造业的整体利润率仍然有些偏低,但国家的扶持会使我们坚持下去。”马学文说。

其实,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遭受重挫,美国宣布要重回制造业时代。当然,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而中国制造业尽管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到19.8%,略微超过美国的19.4%,但中国制造业仍然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占领的仅仅是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仍然是美国制造业的天下。

在美国宣布重回制造业之后,从去年下半年陆续发布的就业数据表明,美国在这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

这也给中国带来了启示。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中所说,一个国家要应对危机,使自己屹立不倒,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

有专家公开表示,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是实体经济。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实体经济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与大量的贸易顺差,使我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为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作出了贡献。因此,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预调指向性必然是实体经济,而其中除了信贷等货币政策的定向宽松,更需要以税负为代表的财政政策的定向宽松,比如,今后3年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等。

马学文告诉记者:“公司也有自己的‘十二五’规划,由于国家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融资的成本将会降低,自己准备修改一下规划,力争使企业规模再扩大1/4。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