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赚钱效应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赚钱效应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动力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空心化的风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最浅显也是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实体经济没钱赚。

有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认知,解决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要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让整个实体经济链条上的所有环节都有利可图。其核心是调整实体经济部门和非实体经济部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垄断性部门和非垄断性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让更多的资金、人才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经济空心化的风险正在受到国家高层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局面,特别是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温州老板跑路现象,让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是宏观调控导致的资金紧张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希望国家能够再次打开资金闸门,增加货币投放。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积累,中国经济发展中缺少的不是钱,而是实体经济的赚钱效应。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最近召开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的货币存量是世界上最高的,绝对量已经超过了12万亿美元。同时,中国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也是世界第一,2011年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为180%,尽管去年略有下降,依然超过日本160%的水平,也超过欧元区70%的水平,超过美国65%的水平。

基于这么高的货币存量,如果继续加大货币的投放,显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要解决实体经济缺钱的问题,只能是通过市场机制调整资金的流向。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显性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因宏观调控造成的。客观上讲,即使是在资金投放最宽松的时候,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只是收缩资金投放让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如果金融部门为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会长期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已经刻不容缓。

逐利是资本的原始属性。要发展实体经济,破解之道关键在于要让实体经济有钱赚。赚钱效应是最好的风向标,赚钱本身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比任何政策的引导都更有作用。近些年,大量的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进入房地产业,就是因为房地产业有着远比其他产业高得多利润。

导致中小企业赚钱难的实质性问题并非税负高和成本加大,而是限制领域过多导致的发展路径窄以及进入门槛低导致的产能过剩。尽管税负和成本增加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但是在平等竞争的状态下,这只会影响到中国产品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只是对进出口产品会有较大的影响。而过高的名义税负和实际上普遍性的偷税、漏税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导致了企业为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的恶性循环。之所以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都会卷入三聚氰胺事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规范”运营的企业在税费和员工工资福利方面钻空子的机会相对小企业而言更小,规模效应产生的成本降低无法抵消小企业非规范运营所降低的成本。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发展实体经济的要害不在于政策性的倡导,而在于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一是放松管制,让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能够进入一些垄断性的行业,扩大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二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企业在更长时间里享受到创新的收益,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逐步扩展企业的发展路径。三是降低税负并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避免因部分企业偷漏税、国有企业不缴或少缴利润以及上市公司不给股民分红造成的成本差异,使外部成本趋向公平,减小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四是切断各种补贴路径,减少企业对制度性补贴的依赖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补贴不公平,把各种补贴用来降低所有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中小企业市场化生存的能力。

在过去若干年中,靠各种政策扶持和补贴发展壮大的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都是很少的。政策性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一方面导致部分企业的投机心理,一味靠补贴吃饭;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寻租行为的存在,加剧了不平等竞争。

赚钱效应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性动力。调整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挥市场的能量和作用,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这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建立应当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