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2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CPI创15月新低滞胀阴影仍未消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CPI创15月新低滞胀阴影仍未消散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12月CPI同比增幅为4.1%,创下15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也是自2011年7月份达到峰值后,CPI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出现回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财经中国2011年会上表示,2012年上半年物价和GDP的增长速度处于一个回落态势。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表示,2012年对通胀不能掉以轻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尽管12月份CPI创15月新低,但PPI急剧俯冲式下滑的态势,表明目前仅靠货币政策微调力度不够,难以驱散恐慌阴霾、扭转生产经营者与投资者信心不足局面。陈克新建议,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宽松力度。否则,有可能出现滞胀的糟糕局面。

物价上涨推力依然强大

巴曙松表示,2012年物价波动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最近细分发现,在2004年以前,劳动力成本的涨跌跟CPI之间的关联非常小。2004年之后,劳动力成本的波动跟CPI的波动关联性显著增强,现在我们劳动力成本上升2011年比较快,而且未来可能一段时间内,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明显。这就使得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和物价的关联程度在上升,而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在上升的趋势中会对物价有推动。

尽管如此,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都出现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依然是食品价格。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同比上涨9.1%,影响CPI整体上涨约2.79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6.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12个百分点;蔬菜价格上涨11.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然而,12月中国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仅比11月下降0.1个百分点,而前两个月的降幅分别达到了1.3和0.6个百分点。

陈克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了价格涨幅回落的原因:首先是有关部门前期抑制需求的紧缩性调控政策见效;其次是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再有就是经济前景预期悲观,恐慌气氛蔓延,担忧出现更糟糕局面。

陈克新认为,虽然近几个月来价格涨幅出现回落,而且一段时期内还会继续回落,但必须看到,这只是一种高位回落,全年累计涨幅仍然超过5%,尤其是食品价格涨幅过高,其中12月份猪肉价格涨幅高达21.3%。

“不仅如此,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内外两个方面的物价上涨推力依然强大,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陈克新告诉记者,从国内来看,主要是工资成本上升、能源产品价格逐步理顺、环保支出增加等。

龙品锡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由于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原料价格的高位波动,成本上升推动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未彻底解决,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全球性流动过剩对我国的影响也还在发生作用。因此,2011年CPI上涨幅度虽超预期,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去通胀”的新趋势,最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经济已从之前的“通胀上行、增长过热”态势发生转变,“而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

PPI俯冲式下滑需警惕滞涨

中国价格构成中,12月PPI涨幅仅有1.7%,呈现急剧俯冲式下滑态势,再考虑到下半年以来进口增幅快速回落情况,表明了国内需求确实乏力,也表明了前期出台的抑制需求力度过大,开始损害了经济增长。毫无疑问,企业出厂价格的急剧回落,势必引发企业盈利能力的减弱,进而引发财政收入能力的相应减弱。

东吴基金首席策略规划师陈宪在其微博中指出:“CPI早已无悬念。焦点是PPI。去年12月PPI仅有1.7%,出乎意料之低,PPI快速下滑态势不变,表明需求还是乏力,因此企业盈利能力还在被绞杀。请注意PPI7月见顶7.5%,9月开始俯冲下栽,其势头迄今未遏制,另考虑2012年CPI运行格局,需警惕会否出现滞胀现象。”

陈克新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去年12月PPI急剧俯冲式下滑态势,表明目前仅靠货币政策微调,力度不够,难以驱散恐慌阴霾,扭转生产经营者与投资者信心不足局面。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宽松力度。比如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贷款利率,鼓励首套房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大规模进行环境保护建设等。货币政策的较大幅度向宽松方向调整,有利于提振信心,刺激国内需求的增加。否则,有可能出现最糟糕的局面,即经济滞胀。

陈宪另一条微博则指出:滞胀就是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PPI持续俯冲下栽,表明经济增长下滑;另一方面,去年12月CPI在4.1%(不低呀),且今年CPI铁定为V型走势。如果2012年GDP增速不足9%,CPI在4%,是否滞涨?对付“滞胀”,货币政策无招。因为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是一对矛盾,按下葫芦会浮起瓢。

2012年“稳增长”政策相对宽松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通胀去年12月份小幅回落,为政策继续谨慎放松、以支撑正在放缓的经济创造了条件。业内分析认为,中国向较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变一直是循序渐进的,从宏观调控角度来看,CPI回落态势筑成则会增加货币放松的底气。

2011年全年新增信贷数据已经公布,2011年全年新增信贷7.47万亿,同比少增3901亿;其中12月新增6405亿,同比多增1823亿,新增贷款超出所有机构的预测均值5765亿,也远高于各大机构的预测值,表明政策由货币宽松到信贷宽松的过程正在展开。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央行仍未明确各行的全年的贷款规模,但投放一定比2011年宽松。

天相投资则预计,2012年“稳增长”的政策重点可能不在货币政策上,相反,对经济可能带来“刺激”的政策可能更多地集中在财政政策方面,包括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政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等。

汇丰银行预计,货币政策从紧缩转为以数量型宽松为主的相对放松,存款准备金率将进一步下调。交银国际也在预测报告中指出,考虑到近期外汇占款增速明显放缓以及春节前后市场资金需求较大,春节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货币存量已经非常大了,M2是80万亿。每年总有一定程度的高于GDP+CPI的货币发行量。而且在历史上来说,也没有出现很显著的恶性通胀,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在迅速推进之中。但是从目前的评估来看,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基本上接近尾声。也就是说,货币化的吸收多于货币的实质在接近尾声了,超过GDP+CPI哪怕多一点的供应量都可能导致物价很灵敏的波动,这是物价波动的一个新的特点。这两个特点直接会影响到货币政策决策和金融政策决策。”巴曙松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