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十大新闻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环球财经十大新闻
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欧债危机在爆发两周年后,危机势头愈演愈烈。随着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主权债务危机的升温,债务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欧债危机如同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四处蔓延开来。葡萄牙、爱尔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债台高筑,财政赤字超标,国债收益率一再越过警戒线,五国政府全部“改朝换代”。欧元区的未来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
点评: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不仅对该地区经济和金融业显著构成极大冲击,而且对欧洲以及其他地区主权信用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面对多舛的命运,连续几场欧盟峰会都没有为从根本上改革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及针对危机建立一座可靠的金融防火墙找到清晰路径,市场信心受挫严重。欧盟必须拿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并彻底实施结构性改革,才有可能化解危机,走出阴霾。
美国主权评级突遭下调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011年8月8日,保持逾60年标普最高评级的美国长期债务评级突遭调降,直接搅翻金融市场。随后,标普又将美国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地美及房利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暴跌。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或出现双底衰退的担忧加大,全球资本格局出现动荡。
点评:虽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彼时的声明中表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格不会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国家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但第二天转瞬暴跌的全球股市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趋势下,刚刚有所缓和的美债危机是否会再陷泥潭,成为当时“地球人”最大的担忧。所幸,美元的重要地位使它暂时避过了二次探底的危险。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受中东局势、尤其是利比亚战乱的影响,油价金价轮番坐上“过山车”。纽约原油在4月8日收报113美元,创下2008年9月即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收盘价。到9月下旬,纽约原油跌破80美元,较年内高点回落超过30%;进入四季度,油价又回升至100美元附近。8月底,金价攻下1900美元的高地,9月底又跌破1600美元。另外,由于需求放缓及产能过剩,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亦大跌。
点评: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经历8月初和9月份的两轮大幅下挫后,市场价格已更多地反映了经济增长放缓和“挤压泡沫”的状况。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加上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机构接连对全球经济状况发出警告,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对商品价格产生了影响。业内人士指出,一旦经济继续下滑,工业类商品毫无疑问将首当其冲。
特大地震重创日本经济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并引起核泄漏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恐慌性暴跌。日经指数震后三个交易日内狂泻17.5%,至今未恢复至震前水平。全球市场亦无一幸免,港股3月15日盘中一度跌逾千点。日本央行在地震后11天内累计向市场注资42万亿日元,规模几乎可以和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QE2媲美。
点评:日本经济近年来持续表现为通货紧缩,消费低迷,投资不振,出口下降,这次地震又从供需两方面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害,使国内生产总值缺口的走势变得不透明。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深受日元汇率大幅波动的困扰。有专家认为,日本已经连续衰退二十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复苏的方法,大地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日本经济的衰败,其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
“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此后,抗议浪潮向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华盛顿、英国伦敦、加拿大温哥华等82个国家951个大城市蔓延。此次活动意在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祸首。从最初几十个人的街头示威,演变成如今数万人群响应的社会运动,“占领华尔街”运动引发社会动荡。
点评:从“占领华尔街”到“占领一切”,何以一个无组织、无领袖,结构松散、诉求混乱的微型示威活动,在短短十数天内生成为席卷全美甚至海的“狂潮”?事实上,在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高企等经济表象的背后,生活日益艰难、前景黯淡,使得整个社会弥散着恐慌和不满。而当这种恐慌和不满处于失控的临界点时,华尔街点起了第一把火。于是,火烧连营。
全球总人口超过70亿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联合国2011年10月31日宣称,地球人口将突破70亿。虽然联合国对于这一数字的预测仅具象征意义而不具统计学的准确性,但人口的高速增长依然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人口快速膨胀给自然与社会资源所带来的压力,引起了全球担忧和思考。
点评:对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而言,宣布这样一个数字是极不情愿的,因为这一天是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他说,这个“70亿”宝宝,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出生何处,“他(她)都将出生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所谓矛盾的世界,是“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是“许多人奢华度日,许多人却还在贫困线下挣扎”。所以,10月31日,或许只是个“吹响号角”的日子,是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日子。
《京都议定书》残喘苟延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开幕。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然而仅一天后,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又退出的国家。
点评:美国与加拿大的相继退出给刚刚增添了一丝喜庆感的参会国转瞬又蒙上了阴影,没有了这些国家的参与,不仅制约发达国家的减排设想将大打折扣,发达国家承诺给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也随之可能变成了一张“一纸空谈”。幸而,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新兴大国“基础四国”的据理力争,避免了德班气候变化会议崩盘的危险。
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英国知名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称,英国的世界第6大经济体地位已被巴西取代。这是随着中国攀升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大国后,“金砖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巴西的表现只是其中一个新亮点。完全不能排除这样的预测:俄罗斯和印度携手共进,而英国则回天无力,一步步从今年的第六大经济体再沦落到第八名,此升彼降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点评:2011年4月14日,金砖机制实现首次扩容,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在地域和经济格局上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面对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大趋势,英国《每日邮报》甚至悲观地说,“忘记欧盟吧,我们的未来在新兴市场”。事实上,巴西超过英国的原因很简单,这个资源丰富的南美经济体因为对中国出口的激增,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变强。
欧洲强征航空碳税引争端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2011年12月21日作出裁定,宣布欧盟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这一法令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普遍抗议。美国航空公司对这一法令进行了上诉,但遭到了欧洲法院驳回。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这一司法裁决可被看成是欧盟的一个胜利,但由此引发的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点评:航空“碳税”实质上属于减排问题,不仅涉及诸多技术、贸易等层面的协商,更需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减排原则。当前条件下欧盟单方面急征航空“碳税”,本质上是一种“绿色壁垒”,是以环保的名义,强取他国的产业利益。这一做法势必造成贸易争端,一场围绕航空“碳税”的贸易战将难以避免。航空“碳税”的争端再次表明,全球化大势之下,共担责任是全球的集体道义和责任。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2011年12月16日下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俄经济发展,有利于俄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整体上讲,这是一个积极的步骤,也是一个胜利。
点评:2011年全球“收官”大事之一,当属俄罗斯这一横跨欧亚的重要经济体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分析人士指出,俄入世不仅有助于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俄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也将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机制建设创造契机。以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为例,俄入世将使两国贸易规范化,中国商品和投资进入俄罗斯将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