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稳进2012 新兴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稳进2012 新兴产业
 

2012年1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兴产业应穿新鞋走新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玮英

新兴产业应穿新鞋走新路

是选择种树还是种草,企业家们给出的答案可能都是种树。

记得一位企业家曾这样评说:种草很容易,可是它的根基比较浅、不够强壮、不易成材,而种树则不同,虽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它的根基深、挺拔强壮、生命力强;我们办企业不做种草人,而要做种树人。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采用种草的方法还是种树的办法,不言而喻。

理性和耐心是对待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好的态度。如同种树,通过科学地选苗、育苗、栽培,使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全国各地焕发出强大生机,一大批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可能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七大产业板块,不断涌现的新概念、陆续出台的新政策、规划中巨额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将再次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这一浪潮或许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极。

如何掀起朵朵浪花,打通瓶颈则成为了关键。

当前我国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表现不佳,新兴产业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有专家表示,不同产业发展不景气的原因不太一样,有些行业主要问题在于技术缺失,有些行业主要面临的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比如信息技术、三网融合难以推进,原因主要在于体制机制问题。

专家认为,环保和节能产业发展不足,主要则是政府制定的环保标准不够高、执行力度不够严,企业和公众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会增加,因此不愿意使用,从而导致这些行业发展受限。

无论如何,这些业绩的下滑都提醒投资者和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有合理预期。新兴产业发展很多是基于战略需要出发的,一些是基础性行业,目前很难找到良好的盈利模式,不可能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

目前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还非常多。分析人士指出:一是市场环境不好,突出的表现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远远不够。二是新兴产业的行业垄断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电信行业。三是我国在土地配置、税收优惠等政策还有很多偏向性,对制造业和研发类企业给予的政策并不均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产业,具有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需要丰富的人才、知识积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靠投资驱动拉动增长的方式不适用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体制方面做大的改善。

“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不能走过去制造、拼装的老路。要立足于‘微笑曲线’的两端,要么在核心元器件、材料方面下大工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要么做品牌,提升世界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单纯的制造和低成本竞争是没有出路的。”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说。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并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

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是否会给点阳光就大放光芒,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