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稳进2012 走出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稳进2012 走出去
 

2012年1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几年来,不少外贸企业在转型内贸。此次扩大消费的战略将为内贸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广阔市场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前景。

外贸企业“二次洗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志豹

外贸企业“二次洗礼”

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已经造成我国外贸形势的严重收缩。

这并不是外贸企业遇到的第一次出口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让我国外贸企业尝到了苦头。在金融危机洗礼中,外贸企业过去几年的经营策略开始从出口依赖转向内外贸并举。

“今年或许将是外贸企业最为困难的一年。”这成为市场的普遍担忧。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国外国内两个市场都要抓外,面对仍将十分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外贸企业更要不断提升技术与品牌价值,同时有效借助外力来增加订单与开拓市场。

挑战与机遇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009,创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累计全年升幅达5.1%。

人民币升值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整体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以欧盟为例。统计显示,自希腊爆发危机以来,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从2010年1月的46%大幅下降到2011年11月的4.9%。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近日对外表示,我国综合出口成本上升,2012年国际市场需求将极为紧张。

数据显示,2011年10月和11月我国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8.6%和45.6%,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

相比外需减少的挑战,国内需求的扩大让大多数外贸企业看到了希望。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下一步将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6项重点工作,其中扩大内需位居首位。

2011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时说,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1%,其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

张平表示,国家通过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强了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冲击能力。

近几年来,不少外贸企业在转型内贸。此次扩大消费的战略将为内贸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广阔市场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前景。

借力出海

“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外贸的主流方式。”敦煌网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口企业的发展应该踩在大势上,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敦煌网最近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海外采购商会在未来1—2年内增加使用在线采购方式进行进口的预算。

事实上,海外的采购需求已经由原来的一年几个大单逐渐向“小单多频”转化,这种采购方式更适用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现。

外贸企业的出口利润空间压缩还与原来过长的贸易链有很大关系。“直接同终端市场的采购商甚至消费者建立业务联系,中间价值就可以释放出来。”上述负责人说,在线外贸缩短了中间环节,企业更有机会自己去定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缓解汇率、原材料、人力成本的问题。

外贸收款和结汇不仅流程繁琐、成本高,还经常面临恶意欺诈的风险。而如今便捷安全的电子支付则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从事数字电视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深圳特博赛有限公司主要以海外为目标市场,其2010年获得了超过10万美元的业务增长。“之前的销售需要经过分销商,而PayPal遍布全球的用户资源使我们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简化了中间环节,大大增加了盈利空间。”在被问到跨境支付平台带给公司业务发展的改变时,特博赛市场总监刘亲群这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以内贸业务起步而逐渐转为纯外贸的广东阿德赛商贸有限公司更为典型。阿德赛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彭实华表示,借助跨境支付平台,公司逐渐被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所吸引,几乎完全转为外贸。

记者了解到,2011年10月商务部出台的《“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树立中国品牌形象,开展国际合作。

修炼内功

在国外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出口企业开始大打价格战,有些企业甚至开始不惜亏本保订单。

“而事实证明,现在的采购商不会只以价格来决定是否签单。”一位长期研究制造业出口的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价格,他们更加看重产品的质量与企业的服务能力。

浙江新东方紧固件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向桂宏表示,在外部经营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扩大企业的销售途径等管理因素,不仅能聚集人气,更能“擦亮”品牌,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外贸活动中的经营风险。

“越是形势不好,越要注重内功的修炼。”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宇鹏认为,加工贸易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行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与营销服务拓展的产业链延伸。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经营由贴牌代工逐渐向自主品牌营销转变。”邓宇鹏说,转向国内市场更需要品牌的支撑,这对加工贸易型企业的转型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

2011年12月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出台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立足国情,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实现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除了技术研发外,要努力增强企业的自身业务能力,降低贸易、管理、财务等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邓宇鹏认为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熟练掌握自贸区政策、跨境贸易人民币投资与结算等外贸工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