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大国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大国资
 

2012年1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形,给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明张小梅张骅

安徽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形,给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

作为安徽省重点国有企业———安徽叉车集团重装叉车出口形势向好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债危机又相机而来,国际出口下滑,国内经济放缓,信贷偏紧,物价高企,面对如此复杂的挑战,安徽国资系统克服一切困难,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11年12月31日,记者就安徽省国资监管及国有企业发展采访了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许崇信。

突出有效服务大局

记者:国资监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重要特征之一,是一条没有成功经验可循的创新之路,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级国资委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安徽省国资委在国资监管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许崇信:国资监管有两点较为重要,即:有效服务大局。在有效监管上,一是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制定或修订了加强企业境外资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担保管理等20多个管理办法。二是完善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建立完善财务监督与统计评价、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产权管理和投资管理等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实现了基础数据网络全覆盖。三是完善企业风险管控。规范了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监管,实行重大事项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查,加强了对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非主业投资、境外资产和担保、产权转让等管理。四是完善监管方式。健全省属企业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探索整合委内监督力量,对淮海实业集团开展监事会监督检查与纪委巡视检查相结合的试点工作。五是完善激励引导措施。加强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建立常态化分红机制;坚持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分类考核,全面建立了省属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测算制度;完善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工资增长联动机制,调动两个方面积极性。

而服务大局主要是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助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和深化与中央企业的合作。

坚持调整强化服务

记者:国资监管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截至2011年11月份,30户省属企业多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82.9亿元、利润总额285.2亿元,同比增长31.7%、49%;1—11月份,省属企业累计上缴税费总额307亿元,同比增长30.2%;月末资产总额8145.6亿元、所有者权益263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15.6%,均超2010年全年水平。安徽骨干国有企业如何能够逆势上扬?

许崇信:在《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安徽省国有企业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十二五”规划90个重大项目,投资额667亿元;2011年计划95个项目,投资额242亿元。现代服务业投资项目,“十二五”规划67个重大项目,投资额416亿元;2011年计划180个项目,投资额188亿元。在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同时,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发挥重组“1+1>2”的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了安徽省建工集团与省水建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与上海裕安、省安徽旅游集团与省粮食集团3对省属企业的重组,省属企业已减至30户。稳步推进整体改制。推进竞争性行业省属企业的整体改制工作,研究制定了若干省属企业整体改制方案并适时启动实施。完成了省技术进出口公司、省轻工进出口公司等重点外贸企业改制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重组省机械工业设计院、省冶金工业设计院等科研院所改制工作。完成规范董事会建设准备。研究制定了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省属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正式启动实施。

国资监管对国有企业而言,国资系统的工作重点应该在于服务。安徽省国资委通过提升服务效能、推进企业上市、加大企业融资力度、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强化服务,营造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氛围。

2012“转型、改革、创新”

记者:尽管安徽省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形下,给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2012年,安徽国资到底如何发展,依然值得关注和期待?

许崇信: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安徽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2258”行动计划,2012年,安徽省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为第一目标,围绕“国有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两大任务,突出国有经济“转型、改革、创新”三大主题,重点做好“整合资源、运营资本、监管资产、服务企业”四篇文章,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初步考虑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以确保省属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效能。二是以健全制度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三是以股权多元化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四是以转型升级为方向,进一步提高省属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五是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根本,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

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宏观调控政策趋向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实施企业风险定期统计和预警提示制度,引导企业科学研判形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切实防范经营风险。重点关注高负债率企业。强化运营监督,破解发展难题,改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加大营销力度,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省国资委与省属企业的日常联系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协调服务平台,重点帮助企业引项目、引资本、引智力,加强对企业重大投资活动的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企业完成全年各项经营目标任务。

在省属企业调整改革上,重点在集团层面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促进整体改制。加大主业整合重组。对主业相同或相近的省属企业实施合理合并,重点加快战略性重组。推进开放式重组,积极引进中央企业、沿海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参与省属企业兼并重组。对层级过多的省属企业进行合理整合、清理,增强集团公司的控制力。调整优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做强做优。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鼓励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资和引导基金等形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省属优势企业到国外、省外实施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省属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产能有序转移;鼓励省属企业到境外和省外抢占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支持“引进来”,深化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扩大与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强股权合作、供应链合作和项目合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