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46版:B23转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46版            B23转型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地产业共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央地产业共振

“泰州沿江岸线很长,近几年泰州在沿江发展了很多大型船厂,而我们的游艇产业与它们并不矛盾———相对大船来说,我们造的是外形比较小、档次比较高的游艇或者高档的商务、政务船,这正好填补了泰州造船业这方面的空白。”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副所长周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周康透露,这个项目先期投资约2亿元,后续投资大概为四五十亿元。“我们希望泰州将来发展成长三角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游艇集散地。”

这只是央企与地方对接的一个缩影,地方与央企对接正在持续不断地升温。

产业对接

今年以来,从6月3日,河南省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签约、8月20日的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到10月17日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到10月21日与四川省政府在成都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再到12月26日,国资委与浙江省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的带领下,中央企业豪情万丈地与地方合作,逐步开展对接,深化项目洽谈,为地区加速崛起、跨越发展打造了重要的战略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每次合作的央企数量和规格在地方经济发展历程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观察家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事实上,中央企业每次的投资合作,都是根据其主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所涉及的都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利用地区优势来实现自身盈利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为各地加快转型,在地区经济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江苏泰州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张雷的表达似乎更能体现地方“攀高亲”的心态。他说,中央企业作为“共和国长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体量规模大,产业层次高,集聚众多优秀人才,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投资发展能力。

而对于一些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的个别小省区来说,这种对接的紧迫性更强。

经济学者分析指出,实现各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既要依靠“内力”,充分调动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还要依托“外力”,借梯登高,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是来自中央企业的力量。

能源先动

我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加快,重化工发展阶段特征明显,能源需求旺盛、消费总量持续扩大。

中央企业中的能源企业已跑在与地方合作对接的第一梯队。

拿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来说,其在甘肃的签约项目进展就有条不紊。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今年3月与甘肃省签约18个投资项目,总签约额就达921.8亿元。其中,火电项目6项,签约额357亿元;新能源项目4项,签约额82.5亿元;煤炭及煤化工项目6项,签约额447.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重组项目2项,签约额35亿元。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常规的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紧迫,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和补充我国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共赢之道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统计,截至去年底,在疆44户央企参与新疆石油石化、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投资开发,资产总额达到5739亿元。目前,央企对新疆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70%,在当地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央企在新疆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王勇说。这意味着,“十二五”央企在新疆投资额将是“十一五”的2倍多。

近年来,中央企业充分利用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大了在四川投资合作力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重大装备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到2010年底,在四川各级中央企业有1046户,资产总额近1.3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00多亿元,利润总额345亿元,职工人数超过60万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制造业总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而这一轮高速增长是由重化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推动的,而重化工业化的内在因素是城市化加快、基础设施重建加速,国内需求非常强劲,消费需求的上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张文魁称,未来几年,中国产业发展将出现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新生3个趋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央企和地方合作这么密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