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7版:B14并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7版            B14并购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石化钱换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中石化钱换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到建设世界一流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从四大战略的提出: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国际战略,到外加差异化战略和绿色低碳战略六大战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雄心被再一次激发。

一时间,中国石化成为了国际石油市场最为活跃的收购主体。

傅成玉熟门熟路

中国石化集团12月23日晚间宣布消息说,中国石化集团下属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就Day-light公司100%股权收购项目12月23日进行了交割。至此,该笔收购成功完成了最后一步。

2011年,中国石化海外步伐可谓迈得铿锵有力。

在先后收购阿根廷OXY子公司100%股份、壳牌持有的喀麦隆派克唐石油公司80%股份后,又以51.8亿美元的作价收购了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公司的股份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

近年,中国石化成功收购瑞士Addax公司和加拿大Syncrude油砂、安哥拉油气区块、俄罗斯UDM和哈萨克斯坦CIR公司等一批油气资源项目,形成了非洲、中东、南美、南亚太、俄罗斯-中亚、加拿大六大油气生产基地。

除陆地油田外,中国石化的触角还延伸向了煤层气、海上油田和油砂等非常规项目和替代油气等,而中石化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也都堪称大手笔。

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认为,与中石油、中海油相比,上游资源对中石化整体业务链的钳制更为明显,原油加工能力与上游资源的严重失衡是逼迫其加速收购的关键驱动力。

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国际石油公司研究专家王才良表示,中国石化大手笔收购葡萄牙Galp公司的投资举动,醉翁之意不在Galp。因为Galp的主要业务在拉美,所以此举主要是为了获得在拉美地区的油气资源权益。

“目前中石化在扩展上游资源的工作,包括非常规油气的投资都在加速推进,海外项目只要有机会就会积极争取。”中国石化人士说。

有专家表示,这既是中石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石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客观需要。

据统计,73%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由国有公司控制,不允许外国人购买其股份,20%属于国有公司控制,但允许其他资本参股,另外只有7%的储量允许外国人自由开采。大多数国家手机、电视、汽车都贸易自由了,唯独石油都国有,利润奇高。

谙熟国际资本交易规则的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试图向高端市场逐步渗透的野心仍在放大。

傅成玉对公司的海外经营目标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到2015年中国石化海外份额油的目标为5000万吨。就目前中国石化的整体态势而言,这一目标也就意味着海外份额油产量将超越国内石油产量,而成功打入巴西、阿根廷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则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筹码。

重点在上游

5000万吨的份额,岂是朝夕之事。如何实现?“去国际市场购买更多的油气资源”。

我国目前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但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考虑到世界石油这种大背景,如果自己产量低,能源就成了发展的瓶颈。

1999年,英国创下原油日产量的最高记录———295万桶。自1999年达到峰值来,英国石油产量一直在稳步下降之中。2010年的石油日产量比2009年下降了7.7%,今年上半年,英国原油产量平均为110万桶/天,12年只剩1/3。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我国三季度生产原油5007万吨,同比下降2.6%。发改委列出几个因素,如受渤海地区蓬莱油田停产、曹妃甸油田检修以及南海地区台风等因素影响,但是对比今年三个季度的数据,我国一季度原油生产5076万吨,增长5.9%;二季度生产5101万吨,增长1.9%。原油生产的增长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低。

在这样情况下,海外收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石化在海外的油气业务,不仅对中国石化油气产量增长做出重大贡献。2015年中国石化可获得的权益产量为每天2.13万桶油当量,高峰期2024年为每天11.25万桶油当量。目前中国石化海外石油产量已经占了总产量的10%,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中国石化海外产油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这对我国未来能源生产意义重大。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选择进行海外扩张和投资是很必要的,关键还在于选择资源、国家以及风险评估时要更加慎重,需要企业有长远的判断。

“尽管中国石化认购的股份都不是太大,参与管理的分量、控制能力等都较弱,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石化在上游生产线上‘走出去’了,参与实力对手在上游资源的竞争。”林伯强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