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4版:B11年度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4版            B11年度现象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莞用工荒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东莞用工荒

12月28日,来自绍兴、义乌和东阳、浦江等周边县市的许多中小企业在义乌人力资源市场招工,以应对春节期间用工荒CNS供图

距离春节已经不足一个月了,东莞企业

“用工荒”问题在今年到了最严重的时候。

东莞某鞋企负责人王金阳表示:“特别是今年,春节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所以就有很多人想早点回去,就我们企业来讲,正常的时候有1000人左右,到了现在我们就只有接近九百人,也就少了一百人等于是少了10%的比例。”

12月1日,珠海最大的外资企业伟创力打出“大量招募35岁至50岁的识字工人”的招聘广告。识字就能进世界500强企业,门槛低得令人深思。

另外,几家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年底这段时间,随着员工流动的逐步加剧,企业用工难题进一步凸显。

“用工难、用工贵”已经明显影响了沿海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深圳市70%以上的中小企业对工人“难招难留”反映强烈。东莞市劳动保障部门的调查显示,有48.93%的中小企业劳动力缺口在10%以上。

订单波动加剧与用工荒叠加

有专家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方面面临出口订单波动加剧、短单小单比例持续上升的困局;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招工难、用工紧缺的局面。这种两种现象的反常叠加,向市场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

在双重因素作用下,东莞不少企业不得不关停。

“今年1至10月份,东莞关停外资企业450余家,其中港台企业占到八成,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为主,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占多数。”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回忆说,2008年,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席卷下,东莞的外资企业关停了865家,2009年是657家,2010年是585家,今年1至10月份则是450多家。

今年10月上旬,拥有500多名工人的东莞万里鞋厂,出现了老板“蒸发”的事件,这个厂主要为欧美品牌加工生产中高档女鞋。几乎在同时段,位于厚街的和成鞋厂以及位于虎门的双桅鞋厂也双双关门,导致数百名员工失去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全球市场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无单可做,客户和供应商的货款两头紧逼导致资金链断裂,生产成本高涨和汇率变化导致无利可图。这三大因素是造成这些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

东莞市虎门镇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说,海外订单呈现变小变急的特点,这个变化在近两年来特别明显。以往该厂一张订单的下单数一般在两三万件,现在则缩小到五六千件,甚至有1000多件的小单。对这些订单,企业利润并不多。

除了订单的瘦身外,东莞的众多外贸企业还面临劳工荒,这种状况在一些纺织服装、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记者在厚街、虎门等镇的工业区采访时,常常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在厂门口摆一张桌子现场招人的场景。“厂里一些订单要赶在年底前交货,而今年过年较早,很多工人都希望赶早回去过年,更加不好招人了。”一位在虎门白濠一家服装厂门前摆摊的员工无奈地说。

企业被逼“出逃”致园区空置

东莞目前的这种局面让不少企业有了迁走的想法。

东莞一家电子公司总经理表示,公司已经将生产基地迁到了湖南的郴州桂阳。

去年,这位总经理曾到江西、广西、湖南等省区考察合适的厂址,选定郴州桂阳的原因是,尽管这里电费、运输成本比东莞高,但厂房租金和工资水平较低,综合成本跟东莞基本持平,更重要的是桂阳能招到足够的工人。

事实上,担心出现“用工荒”,是珠三角企业“出走”的最大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大厂的投资计划也出现了“去东莞化”的倾向,东莞部分工业园出现空置现象。

位于东莞市东城桑园工业区内的东莞万士达,是台湾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在大陆的两家制造工厂之一,拥有工人2万多名。胜华科技同时是苹果iPhone触摸屏的供应商之一。因为东莞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该公司在今年初的时候做出了在越南北部北江省投资1亿至1.5亿美元建厂的计划,新建工厂同样是负责给苹果iPhone和iPad生产触摸屏。

一家服装公司正筹划去到江西和湖北分别开厂,该公司负责人说,当年跟他一起创业的老板们从前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地到内地开设工厂。“企业将工厂从东莞搬到内地,除了土地价格便宜,重要的是可以招到工人”。

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有心搬走,但有些“心有余力不足”,正在陷入两难境地。

高额搬迁费,对大多数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企业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重。东莞金边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达邦曾表示,他没有考虑转移,会继续留下来,因为厂房、土地都是长年租约,贸然搬走损失不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