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A23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A23论衡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冬天很是寒冷,“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1%”的消息,好像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把火。
  2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报告了国务院下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6项重点工作,扩大内需位于六项之首。这表明,扩大内需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中的“战略基点”。张平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1%,其中最终消费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

经济向内需推动型转换企业应有所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谢璐婷

经济向内需推动型转换企业应有所为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09年的30%平稳回落至今年前11个月的24.5%,其中“两高”行业投资增速从21.7%回落到18.6%,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从48.1%提高到58.9%。从这些数据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在出口、投资增速继续放缓的同时,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却在提升。这表明,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众所周知,GDP发展通常由投资、消费、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多少,不仅取决于消费,还取决于投资和进出口。从现实原因来看,受国际经济状况的影响,中国出口和投资出现增速减缓并不令人意外。消费对GDP贡献率的增加,与投资和进出口的变化确实存在很大的关系。

应当看到,最终消费贡献率的增长,企业是有功的:一是借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扩大了实业;二是把握了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的机会,企业生产向消费领域发展。

最终消费的贡献率的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正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换。这是在国家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冲击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在出口的急剧萎缩、仍处于谷底的新形势下,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需严重不足对经济的不良影响,对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

在为消费增长略感高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今年消费情况也并不十分乐观。从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速中不难发现,除2月和5月低于17%之外,其他月份均在17%至18%之间,平均水平低于去年全年的18.4%。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是投资与出口的减弱而使得消费局面显得明亮起来。

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换挡期”的阵痛,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外部需求的疲弱阶段,国内需求的低增长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间,为经济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明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张平主任28日的讲话又把这一点明确化了。这是个明确信号,给企业带来了好消息,企业应抓住时机为消费的“火”加添几把柴,把消费的“火”烧得更旺。

企业要大力发展实业经济,满足消费市场扩大的需要。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区域梯次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具有很大空间。2012年会有更多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出台,例如加薪、减税、增加补贴补助、提高社保标准、减轻低收入居民生活负担等,城乡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消费市场的总体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企业此时要大力发展实业经济,用更强的生产能力,提供充足的社会消费品数量,占领消费市场的新空间,满足和刺激居民消费的发展。

企业要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升级将通过衣食———耐用消费品———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指出,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支撑是服务业。企业未来多投入资金在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型消费领域。“结构性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对企业投资的支持。投资增加可以扩大内需,同时还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企业要完善员工生活保障体系,解决消费后顾之忧。中国人历来有未雨绸缪之忧患意识,因此我国居民经常会选择为自己攒钱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联想公司多年前就设立了年金制度,主要是保证员工退休时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这使得员工在工作期间更敢花钱。薪资与消费的走势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企业能够为员工加薪,薪资一成长,大家就有信心增加消费。台湾在亚洲经济危机时经验表明,企业的加薪对于促进民间消费回升和复苏经济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把消费的“火”烧得更旺些。相信中国有更多的企业把握这个消费机遇,在促进社会消费的同时,也加强自身的建设,把自己的实业做大做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