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北京多家大型连锁超市了解到,自致癌牛奶事件发生后,不仅蒙牛旗下纯牛奶产品销量锐减,国产乳制品相关品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致癌牛奶”全线冲击国产品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任腾飞
“致癌牛奶”全线冲击国产品牌
如果说对“黄曲霉素超标”感到陌生,那么对“致癌牛奶”一定不会陌生。正是黄曲霉素的超标导致牛奶致癌。
随着我国乳制品安全问题频现,外资品牌得以在中国市场上快速扩张。在与外资品牌的较量中,本土乳制品企业丢盔弃甲,呈“全线退守”状态。这种状态困扰着本土乳制品企业的发展。
国产品牌再遇冷
黄曲霉素超标事件被曝光后,蒙牛牛奶销量出现直线下降。《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了解,在北京部分大型超市的乳品销售区,原本属于蒙牛纯牛奶的销售区已经被缩小了范围或者替换为其它品牌的乳制品。
北京市海淀区物美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蒙牛旗下的其他产品销量未明显减少,但销量肯定会受影响。而且目前不只蒙牛的品牌,国产其他品牌也受到了较大冲击。“最近将大幅度减少有关产品的进货量,超市会根据市场情况做调整”。
由于受“毒奶粉”、“致癌牛奶”类似事件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奶源的依赖性加强。
记者对北京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调查了解到,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婴幼儿奶粉和儿童成长类奶粉时,更加偏好国外大品牌的产品。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1岁多的孩子每个月要喝掉900克装的进口奶粉近3罐,折合人民币800多元,接近自己月收入的1/5。“洋奶粉再贵也要买,大人喝国产奶图便宜,可孩子喝国产奶不放心”。
虽然明知进口奶粉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但赵女士仍会选择进口奶粉。“自己对外资品牌并不迷信,但是相比之下还是会给孩子选择专家推荐的进口奶粉”。
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几家比较大的超市。沃尔玛超市知春路店一位销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儿童成长类奶粉和婴幼儿奶粉的外国品牌比较紧俏,受之前日本奶粉影响,有少量波动,不过也只是对少量低端品牌有影响,中高端品牌依旧销售很好。“而且受最近‘致癌牛奶’事件的影响,外国品牌乳制品的销售量可能还会上升”。
或丧失竞争优势
由于受消费者偏好影响,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对进口原料依赖性日益增强。针对国内有些乳制品企业改用进口奶源的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将使本土企业增加成本,失去了原料产地的竞争优势。”
国内奶粉遭消费者质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标准和加工工艺问题。该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不从标准和工艺入手,转而放弃本地奶源追求洋原料,是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不会改变消费者心目中本地品牌的地位。”
专家表示,对本土乳制品企业更加不利的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推移,中国会进一步增强乳制品行业的开放程度。比如根据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乳制品关税将继续降低,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酸奶的关税将降为零。这会使新西兰乳制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大大降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并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类似的措施都将对我国本土乳制品企业产生更大冲击。
在“致癌牛奶”余波未平之际,三元、伊利等品牌相继传出从2012年1月1日起上调价格,是否会对本土企业更加不利呢?专家表示,高品质、好口碑的乳制品,即使涨价也能继续受到消费者的支持。“但目前不排除乳制品市场重新洗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