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关注河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关注河南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年11月3日,河南省义马市千秋煤矿突发冲击地压自然灾害事故,75名矿工兄弟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有关方面积极施救,除了事故当场造成8人死亡外,其余矿工被安全救出。

义马“11·3”灾害事故大救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华

义马“11·3”灾害事故大救援

11月3日傍晚,河南省义马市天空阴霾,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19时18分,正当人们围在饭桌吃晚饭时,突然感到座椅在明显晃动。“不好,地震啦!”霎时间,人们慌忙丢下饭碗就往外跑,有的则迅速躲藏在饭桌下边。

虽然这次地震震级只有2.9级,可谁能料到,它却引发了一场强烈的“矿震”。地震同时,一声巨响,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井下21221掘进下巷24平方米的断面瞬间合拢,井下变得漆黑一片。义煤集团总调度室的监控荧屏上,千秋煤矿西风井的井下所有信号也已全部中断。

事发突然。在21221工作面下巷分布有75名矿工兄弟!

7个小组抢险,减少伤亡到最低限度

生命之重,重于一切。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第一时间听取情况,对救援抢险工作作出明确指示:要把救人放在首位,全力以赴,不计代价,确保受困矿工生命安全。河南省迅速成立了以郭庚茂省长为组长、陈雪枫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事故抢险指挥小组。省长郭庚茂、常务副省长李克、副省长陈雪枫等连夜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并成立7个小组组织抢险救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好、调度好、指挥好各种设备和人员参与救援,保障抢险需要,把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王树鹤带领专业工程技术专家,于11月4日凌晨也赶往了事故现场。

在事故发生现场,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市长赵海燕立即下令:“全力以赴,要啥给啥,绝不迟延!”三门峡及义马市相关部门紧急行动,迅速调集救援人员500多人、干警3500多人、医护人员150多人,并联系通讯部门、保安力量等投入救援工作中去。

义煤集团公司也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从集团领导到机关工程技术人员迅速赶到千秋矿,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分六个工作小组,按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施救。义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总经理翟源涛,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田富军等指挥部成员与千秋矿矿级抢险指挥人员守在调度室,不断与井下现场连线,了解现场情况,组织运送抢险物资,调动抢险队伍充实到井下救援。同时,将井下现场情况向抢险救援指挥部汇报,为技术专家提供决策依据。

抢险之初,救援指挥部果断采取措施,将21221下巷原有的注浆管、供水管、压风管全部改为供风管,向灾区强力压风;沿事故淤堵巷道向前掘进的队伍,必须手刨肩扛,分秒必争,人停工具也不能停。

很快,救援人员打通工作面最近的受灾点,第一批15名工人顺利升井。

四个施救方案,突破救援进展

“这起冲击地压事故带有自然灾害性质,矿震严重、事发突然。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和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科学、救援有效,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损失。”事后,卢展工在组织座谈会时说道。

“成功的矿难抢险,不仅取决于各方面的重视程度、营救队伍是否得力、营救器材的科技含量,更在于营救方案是否科学。科学合理的营救方案,是成功的关键。”事后,陈雪枫感慨万端。

所谓冲击地压,俗称“矿震”,也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经常造成支架折损、片帮冒顶、巷道堵塞、人员伤亡,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地压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危害将更加突出。由于冲击地压问题极为复杂,国内外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冲击地压发生及破坏过程的理论,因而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并不完备。目前,冲击地压仍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

据了解,千秋煤矿的冲击地压事故,地面测量是2.9级地震,井下检测为4.1级,其威力相当于200吨TNT的当量。矿井附近部分房屋被震裂,裂缝可以伸进拳头。由此可以想见井下巷道损坏程度。

应急预案启动之初,共提出四个施救方案。一是利用原有的供水管、压风管、注浆管向受灾点强力压风,加大供氧量;二是沿事故发生巷道方向做人工小巷,打通救援通道;三是从21221上巷向下受灾点钻出两个钻孔,向受灾点供风;四是从地面利用车载钻机向受灾点打钻,实施供风。(下转第二十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