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降低PM2.5的阳光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新能源汽车:降低PM2.5的阳光动力
如果不是首都北京一连几日的阴霾笼罩,普通人或许根本都没有机会和兴趣去了解PM2.5这个空气质量的标准。而经过各方面的分析谈论之后,公众对于空气污染的关注焦点,逐渐落到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之上。那么,北京500万辆机动车,是否就是这次“呼吸危机”的真正元凶?人们又要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一攸关生命的难题呢?
污染制造者:500万辆汽车?
谁是阴霾的罪魁祸首呢?目前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城市PM2.5居高不下的根源主要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按照这种观点,北京市500万辆机动车,实际上就是500万个钢铁外壳的污染制造者。
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北稽查中心主任熊跃辉认为,今年出现多日的灰霾天气并非是单独的个案,它是由空气污染与天气综合因素形成的。影响空气质量污染最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占60%以上,其次是工地扬尘以及加工企业、燃煤厂排放等等。
然而,尽管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大城市空气的污染,归结于不断增加的汽车保有量之上。但是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必然的联络么?
并不见得。资料显示,在汽车产业更加发达成熟、汽车人均拥有量的美国,PM2.5的数值却比中国低2到8倍。这表明,汽车尾气并非致PM2.5升高的唯一原因,同时也说明,中国在治理PM2.5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863、973大气环境专家邵敏教授就认为,不能把汽车尾气当成唯一的污染源头。
“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当前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和区域性两大特征。”邵敏说,这里所指的污染复合型,是说大气污染由煤燃烧、汽车尾气和扬尘等因素共同作用;所提到的区域性,是指我国灰霾天气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区,即京津渤、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邵敏看来,这种区域性污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和控制,几大区域连成片状,后果将不堪设想。
终极答案:新能源汽车
不论汽车尾气在制造阴霾过程中究竟“罪行”多少,当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改善城市环境。熊跃辉认为,舆论焦点不应该只关心运用了何种标准,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控制空气质量污染。当前人们热议空气质量标准是否运用PM2.5或PM10,并非是改善空气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针对汽车尾气的排放,熊跃辉建议,提高中国油品质量和加工工艺水平,使油品质量提高并让它充分燃烧。
据悉,北京市近日已经就地方标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公开征集意见,硫的含量比原来的标准严格了5倍,这意味着汽车加了国Ⅴ汽油后,排放的硫化物含量浓度也相应降低5倍———在PM2.5中,硫化物也是一个组成部分,汽车排放要求严格,对PM2.5微颗粒的浓度会相应降低。北京市希望通过制定新的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油品质量。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要减少机动车污染,应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社会应当倡导绿色出行,多用公共交通,尽量少开车。
另一方面,人们或许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解决汽车排放污染问题的终极方案———新能源汽车。尽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尚未脱襁褓,但随着能源危机和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无尾气”汽车驶入人们的生活。毕竟,这不仅是整个汽车产业未来的终极方向,也是人类解决包括空气污染等自然环保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战略方向:三纵三横
战略意义上说,新能源汽车有望使我国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从使用成本上说,新能源汽车能够缓解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压力,并大幅降低使用的经济成本。因此,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国家级战略性发展方向。我国从2009年开始逐步出台国家和省地市级的补贴政策,主要补贴政策对象包括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公共服务领域用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和私人消费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即为我们平常所说的“三纵三横”。“三纵”是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在“三纵”上,我们看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三横”上,我们认为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201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0.11%,且多为单位采购,个人购买比例低。我国的主要汽车厂如上海汽车、福田汽车、宇通客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安凯客车、江淮汽车等都推出并销售自己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现今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市场瓶颈主要有:电池在体积、重量、安全性和一致性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充电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充电不够方便;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高。
假设公交车和狭义乘用车未来5年以复合平均增速为8%的销量增长,到2015年假设公交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为10%,狭义乘用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为1%,届时新能源汽车的年市场规模达到17万辆以上。
2011年11月10日,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城市和示范产品生产企业提出了多项要求。我们认为新政策将会加大全社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国家级的战略意志,我们预计未来还会有相关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光明。
(来源:《科技日报》、《东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