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末再话中小企业转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秀伦

岁末再话中小企业转型

又到岁末,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在新的一年中,中小企业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日前,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特邀专家为经济转型中的中小企业出手支招,出谋划策。

告别低成本发展阶段面临的困境具有共性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邱晓华研究员指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政府有能力解决地方债务问题,而且,物价下行的压力初步的确立,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他认为,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劳动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升,今天的中国正在告别低成本发展的阶段,进入成本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深刻认识的重要变化。

秦志辉教授认为,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融资难、技术创新不够、信息闭塞、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等等。在经济转型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还面临着生产经营压力大、融资难问题凸显、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等新的困难和问题。

张培丽副教授指出,从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反映最为集中的困难和问题是融资问题,其次是扩大规模时的征地问题,然后是打造品牌,再次是选人和留人。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有所区别。在东部,扩大规模时的征地问题排在第一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认为融资最为困难。分产业来看,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不同,它们面临的困难也不尽相同。融资是三次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困难,其中,第一产业中小企业困难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融资困难最小。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对较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市场销售相对比较容易。造成中小企业上述困难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同行的恶性竞争,其次是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局限,再次是政府扶持政策相对比较少。

张培丽指出,接受调查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然后是商业银行贷款,其他来源渠道所占比重较小。西部地区民间借贷的比例相对较高。目前9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其中西部地区和第一产业更为突出。缺乏融资渠道、利率太高、政府扶持政策缺失和缺乏担保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和第一产业的中小企业更强调了融资渠道缺乏和缺乏担保两个方面的原因。

目前38.82%的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集群的比重最高,东北地区最低。中小企业之所以选择进驻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和比较好的基础设施,东北地区因为这两个原因进驻产业集群的比重更高。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则是吸引东部地区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集群的最主要原因。

政府财税支持不可或缺需要走精专强特新之路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是政府收入与支出安排的政策导向。高培勇教授认为,简单来说就是少收钱多给钱。即在税收上采取减收、免收甚至倒贴的办法,在财政支出上给予特殊的支持。就实施方面来说,在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斟酌使用的属于常规动作的财政支援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措施是财政税收制度设计层面的支持措施,是那些镶嵌于财政税收制度之中的着眼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秦志辉教授认为,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要加快细化、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是要加快营造和改善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四是要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具体来看,从收的路径来说,要减少来自于企业的政府收入比例;从支的角度来说,要扭转以往重视国有企业和重视经济增长的理念,关注企业的社会贡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当前我们拥有进行支持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整个制度设计调整比较好的条件:一是今年整个财政收入超收程度会超过1万亿,这使得可以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层面做很多事情;二是增值税的整体改革进入到快车道,有望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现在需要做的是,要把主要着眼于应对金融危机的预调和微调措施制度化,使它变成一种制度化的力量,从而给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李世奇认为,当前我国担保机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了一定规模。而且担保体系风险控制比较好,代偿率、代偿损失率低,担保方面的监管体系也基本建立。但目前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担保机构难以真正享受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等政策。银监会也提出,目前担保行业存在“一多、二小、三不足”问题,即机构数量多、注册资本小、放大倍数小,业务创新不足。为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我国担保体系建设一要坚持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为主,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二要加快担保机构的重组整合,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三要实施规范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担保机构资本效率。

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是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黄泰岩教授认为,在方向明确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成长需要走“精专强特新”之路。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走“精专强特新”之路实际是三条不同的路径。第一,走“精专强”之路。即中小企业要从竞争的理念转向竞争合作,通过“精、专、强”实现与大企业、大组织的有效合作。一是切入到大企业产业链条中,成为大企业的一个环节,为大企业服务和配套。二是与其它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或者以品牌企业、专业市场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三是积极与政府合作,寻求政府采购的支持。第二,走“特”之路。所谓“特”就是垄断,就是要将产品将差异化进行到底,通过差异化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三,走“新”之路。就是要在几个不同领域的交叉中发现全新的领域和市场机会,在这个全新领域获得垄断利润、获得生存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