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环球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债风波继续蹉跎路愈走愈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禾晓

欧债风波继续蹉跎路愈走愈窄

欧盟眼下虽危机当前,但各成员国仍不断为各自利益纠缠不清,10天前千辛万苦才得出的规范财政方案,很可能沦为纸上谈兵。加上国际上尤其美国袖手旁观,全球明年可能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警告,或将上演如30年代大萧条的自酿悲剧。市场本来就对欧盟只是规范财政危机应对方案信心有限,因既无欧洲共同债券,又缺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且要落实规范财政方案亦困难重重,但谁也不想欧债爆发危机,并憧憬欧央行最终仍会被迫出手,因此市场观望态度浓厚。谁知时间才过去10天,规范财政的方案已可能遭遇土崩瓦解。

外界早就担心,要财政状况算稳健的欧盟国家,为重债国牺牲本国的财政自主权,说不易、行更难,尤其国内民众容易情绪反弹。外电近两日便盛传,因内部反对声太大,欧盟将要讨论的财政联盟协议初稿,只需九国通过就可生效,其余不接受协议的成员国不一定遵从。这让人一下子看出欧盟所谓以财政联盟补救欧盟的机制漏洞,实可谓输在起跑线上,不仅对机制本身收益有限,并且对市场信心恐怕又是一次不小的挫伤。

事实上,欧洲以统一规则为基础的财政改革之所以不能尽如人意,因为它其实忽视了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即沿着覆车之轨渐行渐远。

欧洲上周对成员国颁布了一些财政纪律,选择制定规则的敷衍做法,而未采用财政联盟这个可能是欧元区真正需要的根治良方。这样做将剥夺成员国的自主权,让他们事先保证会在艰难时期实施财政撙节。可是,这几乎就无法解决信贷泡沫发源地———银行体系的故障。

所有信贷都始源于金融系统,改革欧洲的财政框架却不解决金融系统的问题,就好比让酒鬼发下狠誓戒酒,但依然允许他们留存酒窖一般。当然,人们欢迎一定形式的改革,过去10年的经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在没有足够纪律约束的情况下,对成员国而言,原先的框架很容易变得形同虚设。

一方面欧元区乱糟糟的协议安排让应对危机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欧元区国家各自陷入困境的原因也是不一而足。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信贷泡沫是举债的必要前提,而大肆举债已经让欧洲很多国家受到质疑。这一点放之四海皆准,爱尔兰、希腊、法国莫不是如此。如果按照当前的政策思维逻辑得出结论,或许有一天德国也概莫能外。

爱尔兰的主权信用受损,是因为该国银行对海内外客户进行“虚假”放贷。虽然撙节政策伴随着信贷破灭损及税收的自然后果,但实际上是对于爱尔兰银行业存在信贷风险的假设,让爱尔兰的状况恶化,从而进一步破坏了该国的偿债能力。

西班牙的楼市相关信贷也出现了大同小异的情况,只是程度没到同一级别,因此迄今尚未爆发银行危机。西班牙的信贷泡沫同样支撑了经济,拉抬了政府税收收入,让其本应受到的惩罚被推迟到现在。

希腊也在信贷泡沫低谷时期大肆举债,利用廉价的全球资金来满足政府支出的无度挥霍。你还必须注意,如果一国经济数据是捏造的,那么任何的新规或条约修改都不可能管用。希腊的问题不纯粹是在作为老式新兴市场的同时,能以类似德国的利率来举债,更重要的是它遇上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全球信贷泡沫。

再来谈谈法国与法国的银行业。目前,投资者所要求的法国公债收益率比德债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因为一旦高度杠杆化的法国银行遭殃,法国政府显然也难逃拖累。那些银行创造出的信贷,其中一部分给了法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借给了很有问题的南欧国家,因此杠杆程度越来越高。

这似乎是欧洲乃至全球决策中的一个真正盲点。应当注意,欧洲央行(ECB)把怒火主要集中在主权债务人身上,拒绝直接购买公债来姑息养奸,与此同时却向银行业提供慷慨的融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证银行存活。

欧央行上周针对银行出台一系列流动性举措,包括新的长期融资选项、放宽担保品要求以及允许各国央行为某些银行贷款筹资。当然,这些流动性中有一部分将找到渠道回流到主权债,或者至少很多欧洲国家都期待会是这样。

就欧洲的银行业改革而言,多数精力都花在确保银行的偿付能力上,而缺乏有效措施来阻断下一次信贷泡沫。泡沫只会在严重的信贷破灭后才会发生,而随着银行收回贷款和着手处置资产,信贷崩裂正在酝酿。

若对即将发生的衰退与信贷紧缩视而不见,各国与其银行体系之间过度的相互依存关系似乎将会继续下去。目前无论欧洲还是美国都在讨论具有说服力的措施,来打破对大而不能倒机构的担保。只要金融机构追求私利的同时还享受公共担保的模式不改,出现新一轮信贷泡沫的风险就不散。

也许下一次不再是政府过度举债的问题。金融机构会继续创造货币,而政府仍然得为最终的动荡埋单。各国必须打破国家与银行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否则到最后银行恐怕会把整个国家拖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