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消费电子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执掌全球冰箱话语权华意压缩成就技术创新标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执掌全球冰箱话语权华意压缩成就技术创新标杆

拥有高效、变频、降噪减振、仿真等六大核心技术的华意智能压缩机

在中国家电业,专事于冰箱核心部件压缩机研发制造的华意压缩(000404)显得有些另类。

在一些跨国家电企业眼中,华意压缩不太像一家中国企业,其旗下的高端品牌加西贝拉是全球所有冰箱巨头采购压缩机时的首选品牌,其不仅在全球首家推出了面向新冷媒R600a的压缩机,还加速引领了全球冰压机小型化方向,更早在多年前完全掌握了冰压产品的成套技术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全球家电产业,华意压缩以自主创新开创的“技术称霸全球”的新格局,在赢得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同时,还赢得了来自国际同行的尊重,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

“技术输出”、从“模仿对手”到“被对手模仿”、从“中国创造”到“全球创新”的三次飞跃,牢牢引领全球冰箱压缩机的技术升级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蓝海。

中国家电的首次全球技术崛起

不只是拥有国内压缩机行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拥有行业首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不只是依靠大批量规模化制造在全球崛起,还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掌握了全球冰压产品定义权;不只是加速实现了中国冰箱产业的无氟化进程、节能化水平、小型化改造,还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实现在产业高端转型的变频化领跑。

在全球家电业,只要一提起中国的加西贝拉,不只是博世西门子、海尔、伊莱克斯、惠而浦等一线跨国冰箱巨头们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就连恩布拉科、ACC、松下等冰压同行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对手时刻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尊重。

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冰箱压缩机巨头华意压缩旗下的高端品牌,加西贝拉和华意压缩共同见证了中国冰箱压缩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还率先完成了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自有技术创造崛起”和“自有品牌经营崛起”,成为全球家电业“中国创造”的技术标杆和价值典范。

华意压缩机股份公司总经理朱金松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华意压缩20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建立我们自主话语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对核心部件发展趋势的定义和引领,是推动中国家电从大国向强国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华意压缩和加西贝拉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和一流企业的核心力量。”

华意压缩似乎并不满足于全球两强的行业地位。目前,随着不超过2亿股共募集11亿元的华意压缩定向增发预案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计划在浙江嘉兴、江西景德镇建设用于年产500万台超高效和变频压缩机生产线、年产600万台高效和商用压缩机生产线以及压缩机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被披露。《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原本存在于华意压缩企业内部的

“三年成为全球最大、五年成为全球最强”战略目标开始浮出水面,并以“技术发动机”的战略引擎伺机谋求新一轮的腾飞。

近10年来,全球与中国的家电业同时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中国家电业在确立了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后,一批领军企业率先拉开了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大幕。不过,与众多整机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艰难的“自主品牌”突围之路不同,华意压缩因为从发展初期就确立了“技术驱动”战略,实现了在全球市场的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品牌营销、自主体系发展,成为中国家电业首个以“技术创新”实现战略崛起的企业。

华意创造让中国冰箱业获技术优势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了华意压缩在全球冰压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的确立,推出了中国首台新冷媒R600a的冰压机,实现了在全球高效能技术上的技术再造,开创了在全球冰压小型化的市场应用先河,让中国冰箱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更具底气和竞争优势。

朱金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作为冰箱的心脏,冰箱的无氟化解决手段就是要采用与新冷媒工质匹配的压缩机。早在1997年华意压缩旗下的加西贝拉便展开面向R600a、R134a两种不同新冷媒的高效能压缩机的技术研发,最终成功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基于R600a工质的压缩机新品,以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提前完成了冰箱压缩机的无氟化替代。”

正因为有了华意压缩在技术上持续的创新,为中国、欧洲等国提供了R600a工质的产品,为南美等市场提供了R134a工质的产品,让中国和全球冰箱产业的无氟化进程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全球领先于空调等其它家电产品10多年便实现了全行业的绿色无氟化,在中国提前国家规定的禁氟期限2年多实现了全面无氟化。华意压缩在绿色无氟化发展中做出的成就,也获得了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示范项目贡献奖”。

当年从美国泰康、意大利阿斯贝拉等海外企业引进成套的冰压技术和设备,到近年来华意压缩依托“引进、吸收、消化到再创新和自主创新”实现了在全球压缩机产业的技术性崛起。《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短短20年全球冰压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冰压机鼻祖“丹佛斯”今年将其冰压业务出售给了一家德国的投资公司,松下、扎努西也先后退出了国际一线冰压企业的市场阵营,市场洗牌让一大批老牌冰压巨头举步维艰。

正是从企业发展之初,就从战略的高度确立了自主创新的地位,最终让华意压缩在“技术门槛高、竞争白热化”全球冰压市场上,不仅没有被市场洗牌的浪潮吞噬,反而通过在高端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获得了“愈战愈勇”的强动力。

一位国内冰箱企业技术总监透露,“早在当年国内企业从海外引进冰压技术和设备时,冰压的COP值(能效)只能做到1:0.95或者1:1。”朱金松透露,“这些年来,随着华意、加西贝拉在高效能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我们冰压产品的COP最高可以做到1:2.05,这推动了国内冰箱整机的节能化水平实现了水涨船高,日耗电量0.25度、0.22度、0.19度的超级节能冰箱不断出现。”《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华意压缩在高效能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已经实现与恩布拉科的同台竞技,打破了其在这一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在冰压的小型化创新上,华意压缩实现了从12公斤向6公斤的跨越,成为这一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目前,华意压缩不仅在全球冰压行业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上,以高效能化、绿色无氟化、小型化等新技术产品,积极开拓红海市场的“蓝河”商机,寻找规模、价值的双驱动。同时还积极布局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变频化产品以及打开产业发展的市场瓶颈,实现从家用向商用、移动等领域的扩张,借助技术创新实力全面加速在变频、商用等“蓝海”市场,最终实现了技术、规模、价值的多轮驱动,推动中国冰箱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创造性领跑。

动态创新让全球冰箱业依赖中国

自主创新事关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振兴”大业,也是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实现品牌化崛起的核心力量。不过,对于从模仿与借鉴起步的中国家电产业,过去30多年前一直面临着日韩、欧美企业在技术上的壁垒和封锁,寻找自主创新的步伐异常艰难且步步惊心。

朱金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华意压缩的技术创新之路经历了从最初的冲动性创新,到有意识、有计划、有规律的创新,硬是在中外强敌的挤压下闯出了一条从模仿借鉴到自主创新的新路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尝到了技术创新“甜头”的华意压缩,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扩张战略布局。《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当前在华意压缩已经形成了由技术战略委员会、技术研究所和工厂研发部门组建的“三级动态研发体系”。由技术战略委员会,形成对重大技术战略的决策,进行前瞻性技术布局和储备。通过技术研究所实现对华意压缩旗下江西华意、嘉兴加西贝拉、荆州华意三地输出压缩机应用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最终,三家工厂的研发部门对整个产品从研发到制造进行全程的技术保障,实现了从战略高度、技术应用、市场需求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创新扩张。

自2007年四川长虹战略入主华意压缩,携旗下的中国冰箱行业三甲企业美菱冰箱,为华意压缩的技术创新再度开辟了一条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自主创新模式。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昌群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华意压缩对于全球冰箱企业都是一个开放性的合作伙伴。不过,由于大股东四川长虹的整合,让我们在变频化、高能效化等新品的研发上,可以率先通过与美菱的深度融合、全程参与企业的前端开发,缩短开发流程、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华意压缩与其它企业的合作积累更为丰富和成熟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模式。”当前全球最大冰压巨头恩布拉科,被惠而浦控股后,成为近年来推动其在全球市场与华意压缩展开正面较量的重要力量。

朱金松透露,“长虹董事长赵勇多次强调,华意压缩的技术研发的费用,不列入公司年度预算,要多少投多少。并且,华意压缩每年都会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技术研发。”目前,华意压缩已经在高效能化、变频化、小型化、高可靠性、无公害、新材料替代等6个方面完成了技术布局,并引领全球冰压的产业升级方向。

2008年,一场肆虐全球的金融风暴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就在此时,华意压缩旗下的加西贝拉与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团队合作建立了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两年多来投入了600多万元新建了结构分析、流体分析两个仿真实验室,并持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让华意压缩成为当前我国唯一掌握变频压缩机研发制造的企业。

近日,华意压缩旗下的加西贝拉企业技术中心获得了国家级认定。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雷用“名符其实、实至名归”肯定了华意压缩在中国冰压行业的龙头地位。

南京大学博导钱志新教授指出,“中国家电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还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开放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竞争方能造就优秀的品牌和企业。”这意味着,拥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华意压缩,不仅做大了中国冰箱产业,还让全球冰箱业更加倚重中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