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世十年的巨大成绩面前,中国是否还有改革的意愿和追赶的动力?”12月9日,在“2011(第十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上,约百位在华跨国公司的高管和中国政经界的官员学者围绕“跨国公司与中国入世十年”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竞争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竞争力
根据中国官方刚刚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根据世界银行计算,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
入世十年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竞争大舞台
“入世十年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和企业表现都不错。但我们是否真正吸取了真正的教训,是否还有改革的意愿和追赶的动力呢?”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大,增速快,但质量不高,结构也不合理。同时,虽然某些中国公司已处于同行业的世界前列,但在价值创造上却远远落后。“只有意识到差距,才能真正做到世界领先。”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为民指出,入世十年后中国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由于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进步,在某些时候,我们甚至把本应该继续改革的对象重新肯定为中国独特的优势。”周为民感慨,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都会受到干扰,但深化开放、深化改革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对于这些跨国公司高管和经济专家的思虑,中国官方似乎已有相应的考量。在论坛上,中国首任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孙振宇表示,“从中国今后的发展来说,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坚定不移的方向。”
跨国并购启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
日前,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同时宣布,谷歌将以每股40.00美元现金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总额约125亿美元,相比摩托罗拉移动股份的收盘价溢价了63%,双方董事会都已全票通过该交易。
这一被网友称作“妹妹(摩M)嫁给哥哥(谷歌GG)”或“哥哥迎娶妹妹”的收购行为,虽然还需获得美国、欧洲和相关国家监管部门批准、摩托罗拉股东的批准后才能成立,但是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并购步伐。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给企业并购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问题在于,虽然并购的机会和行为都很多,但真正能够通过并购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的并不多。更多的企业并购行为,是为了单纯的资产规模扩大、土地资产增加,完全是为了做“量”,而不是做“质”,只为了眼前利益,而没看长远利益。很多企业在完成了并购行为以后,不仅被并购的企业没有得到新发展,并购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因此而陷入了困境。这也是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做大,但做不强、做不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购,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谷歌如果能完成对摩托罗拉的并购,不仅企业规模更大了,市场占有率更高,而且竞争力、影响力也将更强。更重要的,谷歌作为一家“晚辈”企业,能够与“先辈”企业联手,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
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实际上是给中国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并购行为上了一课。企业的并购行为,不要只看被收购企业有多少土地资产、现金等,而要看被并购企业有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对市场的充分占有能力、有没有让并购企业取得新发展机会等。
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许多人看来,规模大,产值多,就是“世界一流”。规模大小固然是衡量企业好坏的重要指标,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世界一流企业也通常具有较大规模。然而从长远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注定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当一个大企业失去了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自己的能力,规模反而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阻碍。
因此,国内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企业发展质量的提高,培育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发展质量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增强了,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众多优秀的企业同台竞技,在深入挖掘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把握好方向,赢得新发展。
具体说来,世界一流企业应该具备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应该成为一流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资源配置水平。当前,一些企业管理链条过长,集团管控能力弱,缺乏对重要子企业和境外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重大资产损失时有发生。企业不应盲目铺摊子,而应突出主业,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或巩固盈利基础,不断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有一流人才。人才是做强做优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内企业应该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大幅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具有一流社会责任感。优秀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一定会致力于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十二五”时期,国内企业应该大力实施和谐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治理、融合、绩效、沟通机制,努力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