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开局·世界一流 样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开局·世界一流 样板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石油行业来说,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石油工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石油工业的发展模式和它的竞争模式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与现在的技术革命和气候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各国经营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关联。

创造新的国际化之路

傅成玉

来源:中国企业报  

创造新的国际化之路

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当我们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我们今天的国际化议题是来自于新一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今天全新的世界,也就导致了现在全球几乎有40亿人口在进行着或者同时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工业化,包括中国。这个过程的演变,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把整个世界经济结构改变了,而我们理解的制度体系甚至一些游戏规则也在逐渐地改变着。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产生了各自的发展态势。我们觉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出现了以2008年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直到今天,应该说我们仍然在经济危机当中。

在整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分开看这些变化好像是独立的,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探讨国际化的问题,要把国际化发展到今天的来龙去脉以及全球经济往那儿走的要看准。全球经济化过程和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相互作用又相互反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全球经营环境。所以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照搬过去发达国家、西方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因为他们当时的经营环境、国际化和我们今天存在的经营环境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创造新的国际化之路。

到今天,我们要特别清楚,这一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所推行的工业化浪潮,改变了我们过去所熟悉的,所接受教育的知识和经验。

就石油行业来说,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石油工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石油工业的发展模式和它的竞争模式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与现在的技术革命和气候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各国经营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关联。这对既有技术和管理创新,特别是经营模式的创新都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

第一,我们不能急于搞跨越,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既有远大目标也要有扎实的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走。

第二,我们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中国是一个国内市场,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所以,从十三亿人口的市场来说,谁占领了这个市场谁就占领了国际市场。所以我们走向国际的时候,第一步是把根据地打牢,占领好中国的市场然后再去开辟国际市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在国内成功了,在国外就一定成功。所以在海外一定要把盈利能力作为我们投资的根本考虑。当然,这里涉及经营模式的问题,涉及技术、产品、市场、渠道甚至品牌,但总之,自己要有自己的特色。

第三,我们不要赶,不要急。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没有恢复过来,西方国家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往往急于去投资。关键的,大家都喜欢说抄底,其实走向海外的时候,搞国际投资、并购不在于收购的价格贵和贱,最重要的是拿到手里能不能增值。再贵,能够增值都是好东西,再便宜的东西到你手里不能增值仍然是贵。所以,这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最终是企业的消化能力,整合能力和再创新的能力。作为中国企业,要清醒,要冷静,要打造自身的竞争能力。

还有一点,中国企业国际化要抱团,要打造中国的综合竞争优势。前三十年,中国最大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优势就是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力来自于我们走的这条路。国有企业在十五年前几乎都要死掉,通过这个改革走了市场,没死掉而且越来越强大。

加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起来了,他们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从国有企业稳定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民营企业蓬勃生机两者结合,导致了我们国家不仅三十年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在全球重大金融危机面前不仅没有受到重大的影响,而且率先走出了危机。

后一个三十年,我们在制度上,应该更多地体现制度创新,就应该体现在两种制度的融合和两种制度的相互扶持。在国际化过程当中,更需要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集体“走出去”,这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和企业各自优势,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本文根据傅成玉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