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是“出主意”,“决”是“选主意”和“定主意”。领导决策要先“策”后“决”,多“策”少
“决”,又“策”又“决”,重点在“决”。多策才能民主,才能打开空间,少决才能集思广益,才能提高决策的质量。只有领导者“少决”,被领导者在执行中才可能有“多决”的机会。
走向一流提升领导力“决”与“策”
专访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兼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峰博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鹿娟
走向一流提升领导力“决”与“策”
在全球化的今天,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是当今中国企业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而如何带领这支队伍成就世界一流,则是考验我国企业家全球视野与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竞争压力加剧、领导力相对缺失的条件下,中国的企业家该怎样迅速提升自身领导力,并担当起带领企业成就世界一流的重任?带着这一问题,12月15日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兼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峰博士。
《中国企业报》: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家如何提高领导力?
刘峰:从目前来看,中国的企业家和高管缺少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竞争能力;缺少的不是竞争的硬实力而是竞争的软实力;缺少的不是员工的执行力而是中高层的领导力。
这几年有关执行力的书一直很流行,尤其深得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的喜好。他们甚至一次买上几十本、几百本送给自己的下属,送给自己的员工。其原因就是许多领导者希望自己被领导者“没有任何借口”地去执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事实证明,下属的执行力不足恰恰说明自己的领导力不够。执行力并不是领导者手中的法宝。强调执行力并不能帮上领导者的忙。领导者的法宝只能是自己的领导力,是必须依赖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才具有的领导力。
因此不要过于硬化领导力,领导力的基础无疑是权力,但只有权力又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权力以外,还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能力,二是魅力,三是魄力。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清晰易懂的领导力公式,领导力=权力+能力+魅力+魄力。领导者的能力与智商有关,领导者的魅力与情商有关,领导者的魄力与胆商有关,即领导者的智、仁、勇。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缺少的不是权力,而是自己的能力、魅力和魄力,即孔子所强调的三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中国企业报》:一大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家在完成足够的积累之后正在谋求行业或者国际产业领导者地位,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刘峰: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既要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经验,更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共产党的政治智慧、领导艺术中借鉴精华,装备和提升自己。
毛泽东认为,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只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即我们今天所讲的“决策”,“用干部”即今天我们所讲的“用人”。决策和用人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角色所系。领导者如果整天事无巨细事事忙,事必躬亲天天累,那么他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干部累得住医院,群众对他有意见。原因就在于他缺少当领导干部的知识和本领,忘记了毛泽东所告诫的领导工作的“两件大事”。
简约化的领导还体现在毛泽东强调的“两个集中”之上。从井冈山到延安、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毛泽东的成功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两个集中”的巧妙运用上。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打仗、去建设、去做一切大事;二是集中精力、集中能力,甚至集中权力去决策、去用人、去履行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前者是对群众的集中,对资源的集中;后者是对领导的集中,对自身的集中。把这两个集中结合起来,“两件大事”才能做得更好,领导工作的效果才能更显著。因此,企业家也要学会运用“两个集中”,不能四面出击,要抓住重点,做出亮点。
毛泽东不仅强调“两个务必”,而且特别重视“两个结合”。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有利于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务必艰苦奋斗,有利于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既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又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些都是卓越领导者最突出的特质。那些有了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扬的所谓企业家是成不了“家”的。
此外,企业家也要“方圆兼顾”。“方”是领导工作的原则性、坚定性;“圆”指领导工作的适应性、创造性。具体来说,大方小圆,内方外圆;后方先圆,己方他圆。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小的方面可以适度退让、妥协和变通,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所谓“内方外圆”,是思想上要方,信仰上要方,要讲党性,有追求,要仰望星空;行为上要圆,要适应环境和条件,适应对象。“先方后园”是指先沟通、先用软权,达不到目的再用硬权力。所谓“己方他圆”是对自己要方,严要求,高标准,对他人要宽容、宽厚、宽松。
企业家尤其要善于运用软权利。权力就是影响力,硬权力与职位相关,它带来的是强制性影响力;软权力与个人的品德、资历、业绩、专长等因素相关,它带来的是非强制性影响力。
企业家还要善于授权。授权可以更好地激励和培养下属,可以使领导者更加超脱,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可以人尽其能,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企业报》:一大批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比较那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实际管理中我们的企业家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
刘峰: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既要敢于作为,高度自信,又要量力而行,有理有利有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的很有体会,很有见地。他认为要分为三步走:一是初步“走出去”,二是真正“走进去”,三是攻坚“走上去”。
企业家从群众中“来”,要回到群众中“去”,要谦虚谨慎,学会谦恭。什么是领导?顾名思义,它是由“领”和“导”两个概念组成的。领是带领、率领,是领方向,带队伍;导是引导、指导、因势利导。先领后导,少领多导;又领又导,重点在导。
什么是领导决策?决策由“策”与“决”两个概念组成。“策”是“出主意”,“决”是“选主意”和“定主意”。领导决策要先“策”后“决”,多“策”少“决”,又“策”又“决”,重点在“决”。多策才能民主,才能打开空间,少决才能集思广益,才能提高决策的质量。只有领导者“少决”,被领导者在执行中才可能有“多决”的机会。讲到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已经不是“出主意”,而是“选主意”、“合主意”。
有了这些行为的转变就打开了思维的空间,打开了科学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