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莞工业园空置现象探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东莞工业园空置现象探秘

(上接第一版)

时隔三个月,11月初,拥有“制造业富士康”之称的台湾宝成集团旗下东莞黄江裕成制鞋厂因突击裁员而掀起风波。十八名为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中层干部被裁。裁员原因为“订单萎缩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官方贸易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3.8%,创下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外需的疲软直接导致中国11月份出口增幅降至9个月来新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33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认为,新出口订单指数是各项指数中回落最大的一项,这说明逐渐弱化的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在未来可能会产生很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分界点,PMI低于50%是否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进入衰退拐点?

对此,蔡进表示,经济形势并不说明中国经济已出现拐点,因为中国经济平稳回落中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综合多种因素判断,预计未来经济增速回调仍将平稳,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未来经济增速回调预计仍将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的下滑。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商务部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的发展战略》主课题的执笔人李钢认为,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降至个位数,出口增速预计比GDP增速高1—2个百分点。

3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

危机中蕴藏着机遇。

中国制造业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企业面临向内地或东南亚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转变生产模式刻不容缓。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的“阵痛期”,也正是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最佳时机。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认为,就历史经验看来,经济危机的背后往往孕育着一轮重大的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推进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国家的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其内容本质上是国家提出了新型制造发展的方向,为中国制造业的有序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利契机。

在东莞采访过程中,《中国企业报》记者还了解到,面对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和国内原材料、用工荒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开始主动出击,积极转型升级,通过提高生产率、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渡过难关。

东莞新欣五金制造公司刘经理告诉记者,在2008年之前主要靠人工的情况下,维持现在规模的工厂至少需要150人。通过更新80%的设备,生产效率提高5%—6%,用现代化的设备替代普通工人,目前只需要百十人左右。

三洋马达科技公司把握当前智能手机的市场热点,积极研发生产智能手机震动马达,在增强议价权的同时,还使产品附加值提高到35%。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表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企业应尽快改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从政府层面,应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便利,保证企业资金链稳健;其二,产业结构升级政策不能为了升级而升级,要照顾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利益;其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要有一定的转变,以此长期提振制造业信心。

薛胜文认为,企业层面应着重强调两个关注:一方面着重关注主营业务经营情况,保持稳健的资金链情况,在特殊困难时期应做出及时调控(转型或者暂时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减缩时期不应盲目保持生产能力,应以销售为主要目标,调节生产能力,以此保证企业正常资金回流速度。

东莞当地海关正通过出台相关对策,支持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和扩大内销。东莞还做了加工贸易企业内销试点,改变过去那种内销订单需多个部门层层审批的做法,先让企业把生意做完再补办手续,让企业能够及时抓住内销商机。

东莞海关还设立松山湖综合保税区,即“两仓合一”,让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有效接轨,解决加工贸易企业产品“香港一日游”问题,为东莞企业节约大量运输压货成本。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已有3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