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大事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CPI不再是影响政策的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CPI不再是影响政策的关键

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反映通胀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也从4.9%、5.3%、5.4%……6.4%、6.5%节节攀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称,“物价走势拐点已经出现了,后期将高位趋稳、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不大”。出现物价向下走势的原因,他总结为两大因素:一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二是翘尾因素快速消退。

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占比达到1/3。食品价格的趋稳也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未来翘尾因素影响将继续减少,房价趋稳,猪肉价格冲高回落,加上秋粮增产决定了全年粮食将实现第八年稳产增产,这些都将使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预计全年CPI涨幅在5%左右,2012年预计为3%左右。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李慧勇认为,有两个影响政策的时间点出现:一是今年11月份,CPI涨幅降至5%以下;二是明年3、4月份,CPI涨幅将降至4%以下。

专家称CPI不再是影响政策关键

由于通胀下行态势已经确定,因此不少专家表示,通胀不再是制约因素,政策转向取决于经济增长情况。

“CPI涨幅已经出现转折性回落,未来即使回升,空间也有限,所以CPI已经不成为影响政策的关键因素,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继续下滑的危险性。”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虽然通胀目前仍处于高位,但它将不会成为2011年底或2012年初政策放松的制约因素,“通胀是政策转向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宏观政策是否转向最终取决于经济各项增长指标的表现”。

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月初公布的9月PMI是宏观经济先行指标,虽然环比略微回升,但回升幅度仅为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没有摆脱衰退的压力;而在内外需同时放缓的作用下,9月工业增加值的季调环比增速很可能也将回落,这也预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有所增加;9月份出口增速环比大幅回落7.4个百分点,未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张立群表示,“经济增速的这一回调态势预计会继续一段时间,预计今年GDP增长率略高于9%,2012年略高于8%。经济增速的回调总体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宜再采取刺激性政策人为推高。未来,房地产投资和外贸出口潜伏较大不确定性,对此要有必要准备。”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随着通胀的逐步缓和,政府将有更多的空间来寻求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也指出,食品价格的快速增加,信贷的过量投放以及住房价格的攀升,导致了今年年初的高通胀,而这些因素已出现放缓的趋势。随着各项通胀指标的持续放缓,中国政府很可能暂缓目前的货币紧缩政策。李晶认为,今年余下时间,政策的重心将会转至稳定GDP增长和就业率,并致力于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释放积极信号货币政策或现局部放松

由于通胀目前仍处于高位,多位专家均表示,短期内宏观政策不会出现全面放松。但有迹象显示,局部放松的序幕已经拉开。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浙江、广东等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困境以及民间借贷出现危机报道不绝于耳。国家领导人10月3日到浙江考察情况,并要求一个月内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措施。之后不到10天,国务院就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从金融和财税两方面予以支持,要求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要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规范管理、防止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10月13日至14日,国家领导人又赴广东调研外贸企业,表示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屈宏斌在解读上述举措时表示,这意味着长达12个月的货币紧缩政策结束,局部放松拉开序幕,以便在控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取得平衡。

招商证券在其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这是政策微调的信号,能够有效地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的程度,遏制民间的高利贷,让经济回到良性运转的轨道中来。

有些专家则指出,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偏紧,但没有加码的必要,加息窗口已经关闭。不过他也强调,为了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保证保障房的建设资金,货币和财政政策将以总量偏紧、定向宽松为主。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