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环球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债”之下,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宗文

“欧债”之下,世界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谁来拯救遭遇严重信任危机的欧洲,已是当前最令市场焦虑的重大问题。从国际货币组织到欧洲央行,从德国到法国,人们近一时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就是救与不救,救又应该怎样救。

事实上,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的本质区别在于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角色不同。由于不能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所有的风险只能由私人债权人和投资者承担。债务成本上升将“吞噬”紧缩措施并继续推升债务/GDP比率。这样一来,对欧债危机恐慌性蔓延无法切断借贷成本和国债收益率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尽管欧洲央行也小规模、暂时性和有范围地进入二级市场直接购入债务国债券,但由于欧洲宪法规定和德国坚守“独立性”的强硬立场,使得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相当困难。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28万亿欧元,但政策红线的限制以及德国的掣肘,几乎让欧洲央行在解救欧债危机上无计可施,空有子弹而无法发力,这也是欧债受到金融资本阻击的最重要原因。

而事实也证明,法国等高信用国家的资产已经不再安全。除德国外,几乎所有主要欧元区国家的债券收益率都出现上升,债务之火向芬兰、荷兰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北欧AAA级国家蔓延。这表明,历时两年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进入一个危险阶段,而法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个欧债危机的主战场。尽管法国政府11月7日宣布新预算,2012年与2013年分别节约开支70亿欧元和116亿欧元,但由于担心欧债局势失控,法德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息差急速飙升,自6月以来上涨了5倍,创下欧元诞生以来新高。

作为债权国的法国现在本身也是债务国,市场已经意识到欧洲的救援机制就是债务国救债务国。法国债务已达1.75万亿欧元,占GDP比重达87%,仅次于美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全球第四大债务国。而其外债规模占到GDP的53.6%,几乎是意大利的两倍,其中40%—48%由欧洲以外的国家持有,非常容易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

假如法国失去AAA评级,后果不言而喻。作为欧洲的第二大经济体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最重要的参与者,一旦失去最高信用评级,不但会导致EFSF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由于法国提供了1580亿欧元担保,按照目前的架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将丧失超过1/3的信贷能力,甚至可能导致EFSF救助机制流于破产,全球市场恐慌情绪将会大爆发。这对已经陷入债务危机中不能自拔的欧元区来说,恐怕是灭顶之灾。

不久前,欧盟峰会就EFSF杠杆化事宜已达成协议,计划将EFSF从现有规模4400亿欧元扩容至1万亿欧元。欧元区财长会议之前敲定杠杆化EFSF的两个方案:方案之一是将EFSF作为一种部分担保凭证,与成员国发行的主权债券同时发行,为主权债投资者最初20%的损失提供担保;方案二是建设一至几个共同投资基金以吸引公共与私人机构参与。

但到目前为止,上述两个计划进展缓慢。一方面,市场对于EFSF的担保债券充满质疑,购买热情已经大不如前,如11月初EFSF发行30亿欧元的10年期债券,外部需求仅为27亿欧元;另一方面,没有一个国家在G20峰会上做出将投资欧元区救助基金承诺,IMF也可能撒手不管。另外,德国一直以来反对欧洲央行作为EFSF的参与者,EFSF扩容将可能成为空头支票,实施起来实属不易。

眼下急迫的问题是,伴随欧洲主权债务融资成本的不断增加,法国也处于降级的危险边缘上,法国据此认为,欧洲央行不仅要保持欧元的稳定,更要维护欧洲的金融稳定,欧洲央行针对目前欧债危机现状应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然而,德国并未因此而改变态度,仍然抵制欧洲央行在解决债务危机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要求。

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欧元解体的担忧所造成的恐慌情绪及其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危机爆发两年来,欧盟领导人缺乏政治决断力以及频繁诉诸“违约边缘”策略已经使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发生动摇。上周,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公开敦促本国银行制定应对欧元解体的应急计划。各大金融机构都在为欧元解体预作打算,以便在部分或全部欧元区成员国恢复使用原有货币的情况下调整商业策略,适应新的货币环境,保护自身商业利益。

但是,任何放弃欧元、重回本国货币的做法,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强迫,都将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巨大倒退。欧元区国家将因此丧失建立经济货币联盟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和收益,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低利率、低通胀、汇率损失消除、贸易促进等。并且在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无法从中获得收益和补偿。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是灾难性的。

(综合新华网、网易、环球财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